多粒度双时态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医疗信息系统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时态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 ·时态数据模型 | 第12-13页 |
| ·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2章 时态数据库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时态数据库的术语 | 第16-17页 |
| ·三种时间体系 | 第16-17页 |
| ·数据类型和时态关系逻辑特性 | 第17页 |
| ·时态数据的表示和操作 | 第17-20页 |
| ·时态属性 | 第17-18页 |
| ·时态对象 | 第18-19页 |
| ·时态数据操作 | 第19-20页 |
| ·时态约束 | 第20页 |
| ·时态数据模型 | 第20-22页 |
| ·时态扩展的ER 模型 | 第20-21页 |
| ·时态扩展的SQL 模型 | 第21-22页 |
| ·多粒度时态数据模型HMAP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3章 MPTD 模型的结构设计 | 第24-37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病史资料记录实例 | 第25-26页 |
| ·MPTD 模型的双时态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 ·MPTD 模型的语法和语义 | 第27-30页 |
| ·MPTD 模型的语法 | 第27-28页 |
| ·MPTD 模型的语义 | 第28-30页 |
| ·MPTD 模型的有效时间 | 第30-34页 |
| ·时间域和时间粒度 | 第30-31页 |
| ·瞬时 | 第31-32页 |
| ·持续时间 | 第32页 |
| ·时间区间 | 第32-33页 |
| ·时间区间的时态约束 | 第33-34页 |
| ·时态断言 | 第34页 |
| ·MPTD 模型的事务时间 | 第34-35页 |
| ·延迟时间 | 第34-35页 |
| ·时间区间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MPTD 模型的查询设计 | 第37-49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37-38页 |
| ·MPTD 模型的查询处理 | 第38-47页 |
| ·瞬时和持续时间的函数 | 第38-39页 |
| ·瞬时的谓词 | 第39-40页 |
| ·持续时间的谓词 | 第40-41页 |
| ·时间区间和时态断言的谓词和函数 | 第41-43页 |
| ·时态断言的查询公式 | 第43-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MPTD 模型在医疗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第49-60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基于MPTD 模型的数据存储 | 第49-55页 |
| ·基于BHMAP 模型的实例表达 | 第49-51页 |
| ·基于MPTD 模型的实例表达 | 第51-53页 |
| ·存储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 ·基于MPTD 模型的查询 | 第55-59页 |
| ·时态断言顺序的查询 | 第56-57页 |
| ·基于指定时间粒度的时态断言顺序查询 | 第57页 |
| ·基于日历的时间查询 | 第57-58页 |
| ·时间距离的查询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