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军事技术论文--军事技术基础科学论文--军事系统工程学论文

数字化军事评估系统的框架设计和软件实现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表目录第10-11页
图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7页
   ·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3页
   ·综合评估系统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第14-15页
     ·软件整体框架的构建和流程设计第14-15页
     ·数字化评估系统中数学模型的软件设计第15页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第15页
     ·文档的存储与查询设计第15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采用的技术第15-16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评估系统分析第17-43页
   ·评估前工作准备第18-20页
     ·评估工作的原则性问题第18-19页
     ·评估的对象分析第19页
     ·评估的决策支持第19-20页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造第20-28页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20-21页
     ·目标分解第21页
     ·指标类型第21页
     ·指标选取示例第21-28页
   ·指标权值的计算第28-31页
     ·判断矩阵定义第29页
     ·1-9标度法第29页
     ·计算权重系数第29-30页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第30页
     ·权重向量综合法(加权算术平均法)第30-31页
   ·评估系统原始数据采集第31-32页
     ·数据采集的方法第31页
     ·原始数据整理第31-32页
   ·评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32页
   ·指标的分割第32-36页
     ·线性近似模型分析第33页
     ·饱和值的定义第33-34页
     ·非线性标准化指标界定第34页
     ·饱和值的确定第34-35页
     ·饱和值点的计算方法—三点区间逼近法第35-36页
     ·线性近似第36页
   ·综合评估计算方法第36-38页
     ·加权求和法第36-37页
     ·功效系数法第37页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第37-38页
     ·综合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第38页
   ·依据历史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偏差补偿第38-41页
     ·评估体系中突变数据偏差补偿的基本模型第39页
     ·偏差补偿(权值调整)模型第39-41页
   ·评估综合分析第41-43页
     ·评估综合分析的内容第41页
     ·评估分析报告的构成第41-43页
第三章 应用软件技术第43-53页
   ·数据库技术第43-46页
     ·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第43-44页
     ·数据库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第44页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第44-45页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第45-46页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第46-47页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简介第46-47页
     ·POWER BUILDER编程工具第47页
   ·Windows Plug-In和 ActiveX技术第47-48页
     ·Windows Plug-In技术及其优点第47-48页
     ·Windows Active X技术及其优点第48页
   ·IIS+MTS技术第48-49页
     ·IIS介绍第49页
     ·MTS介绍第49页
     ·利用 MTS+IIS开发多层应用系统第49页
   ·JSP技术第49-51页
     ·JSP介绍第50页
     ·JSP的技术优点第50页
     ·JSP的工作原理及流程第50-51页
   ·数据库加密技术第51-53页
     ·密码系统第51-52页
     ·加脱密引擎第52页
     ·安全加密中间件第52-53页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第53-81页
   ·系统框架部分第53-56页
     ·设计思路第53-55页
     ·系统框架实体关系第55-56页
     ·相关数据表结构及处理逻辑第56页
     ·框架部分的主要界面第56页
   ·用户管理模块第56-60页
     ·用户管理模块实体关系第57页
     ·相关数据表结构第57-58页
     ·处理过程与处理逻辑第58-59页
     ·界面介绍第59-60页
   ·评估资料管理模块第60-64页
     ·评估资料管理模块实体关系第60页
     ·相关数据表第60-61页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第61-62页
     ·主要界面介绍第62-64页
   ·数据备份与还原模块第64-67页
     ·BCP备份数据模块实体关系图第64页
     ·相关表结构第64-65页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第65-66页
     ·主要界面介绍第66-67页
   ·评估指标管理与权值计算模块第67-72页
     ·权值计算模块实体关系第67页
     ·相关数据表结构第67-69页
     ·处理过程及处理逻辑第69-70页
     ·界面介绍第70-72页
   ·评估数据的录入及标准化处理模块第72-74页
     ·评估数据录入及标准化实体关系第72页
     ·相关数据表第72页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第72-73页
     ·相关界面第73-74页
   ·综合评估计算模块第74-77页
     ·综合计算实体关系第74页
     ·相关数据表第74-76页
     ·处理过程和处理逻辑第76-77页
     ·相关界面第77页
   ·评估结果分析报告模块第77-81页
     ·分析报告实体关系第78页
     ·相关界面第78-81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81-87页
   ·系统优点、创新点第81-84页
     ·系统优点第81-82页
     ·系统创新点一:指标的分割功能第82-83页
     ·系统创新点二:历史偏差补偿功能第83-84页
   ·后续工作第84-85页
     ·数据采集的多元化设计第84页
     ·评估指标的关联度模型设计第84-85页
     ·评估系统的时效性分析第85页
     ·实际应用转化第85页
   ·结论第85-87页
     ·系统的总体情况第85页
     ·理论创新研究与应用情况第85-86页
     ·问题和不足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0-91页
附录 程序代码第91-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QFD及其在三维并行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