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9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7页 |
| ·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 第7-8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2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9-16页 |
| ·中国历史上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9-10页 |
| ·孔子的“大同”思想 | 第9页 |
|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 第9-10页 |
| ·康有为的“大同”蓝图 | 第10页 |
|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第10页 |
| ·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10-16页 |
|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10-12页 |
|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12-14页 |
|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14-16页 |
| 3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刻内涵 | 第16-22页 |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 | 第16-17页 |
| ·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 第17-18页 |
| ·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 第18页 |
|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由先富达到共富 | 第18-19页 |
| ·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是“两个大局”构想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 第19-20页 |
| ·在先富过程中要避免产生两极分化 | 第20-22页 |
|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第20-21页 |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 | 第21-22页 |
| 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时代价值 | 第22-26页 |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 第22页 |
| ·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第22-23页 |
| ·极大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 第23页 |
| ·为解决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提供了依据 | 第23-26页 |
|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 第23-24页 |
|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 第24页 |
|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防止贫富悬殊 | 第24-26页 |
| 5 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新探索 | 第26-42页 |
| ·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继承和发展 | 第26-36页 |
|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26-27页 |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第27-28页 |
|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28-29页 |
|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第29-30页 |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30-31页 |
| ·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 第31-32页 |
| ·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 第32-33页 |
| ·实行开发式扶贫攻坚 | 第33-34页 |
|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领域的调节职能 | 第34-35页 |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第35-36页 |
| ·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共同富裕继续探索 | 第36-42页 |
| ·提出科学发展观 | 第36-37页 |
|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 第37-38页 |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38-39页 |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注释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