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关键技术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主要认识 | 第12-14页 |
第2章 巴48 断块油藏概况 | 第14-36页 |
·概况 | 第14页 |
·开发历程 | 第14-16页 |
·构造特征 | 第16-17页 |
·区域构造演变 | 第16-17页 |
·巴48 断块构造特征 | 第17页 |
·沉积特征 | 第17-18页 |
·区域沉积特征 | 第17页 |
·巴48 断块沉积特征 | 第17-18页 |
·地层及油组划分 | 第18页 |
·巴48 储层特征 | 第18-27页 |
·储层岩石特征 | 第18-19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19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19-20页 |
·油层分布及评价 | 第20-27页 |
·巴48 油藏特征 | 第27-28页 |
·流体性质 | 第27页 |
·地层压力和温度系统 | 第27-28页 |
·巴48 原油地质储量 | 第28-29页 |
·基本开发方案 | 第29-36页 |
·开发方式 | 第30-32页 |
·开发井网 | 第32-36页 |
第3章 水驱开发效果预测与剩余油及剩余油分布 | 第36-48页 |
·计算模型 | 第36-38页 |
·流动方程 | 第36页 |
·状态方程 | 第36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36-37页 |
·基础资料准备 | 第37-38页 |
·水驱机理 | 第38页 |
·巴48 断块油藏Ⅲ油组稠油水驱开发的特征 | 第38-40页 |
·注入水指进推进,无水采油期短,无水采收率低 | 第38-39页 |
·油井见水后迅速水淹,储量利用程度小 | 第39页 |
·高含水期含水升速度变缓,是稠油开采的主要阶段 | 第39页 |
·水驱效率低.最终开发效果差 | 第39-40页 |
·地质模型 | 第40-42页 |
·参数模型 | 第42页 |
·数值模拟的思路和方法 | 第42-46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42-44页 |
·现有工作制度下水驱预测到含水 95%时的剩余油分布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调整方案 | 第48-68页 |
·分段注水 | 第48-59页 |
·方案一 | 第50-52页 |
·方案二 | 第52页 |
·方案三 | 第52-53页 |
·方案四 | 第53-59页 |
·油井转水井方案 | 第59-65页 |
·方案对比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