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平菇深层发酵技术及其多糖分离纯化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引言第10页
   ·平菇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第10页
     ·食用价值第10页
     ·药用价值第10页
   ·食用真菌的深层发酵第10-16页
     ·已开展液体发酵研究的食用真菌种类第11页
     ·液体发酵食用真菌的基本条件第11-14页
       ·营养要求第11-13页
       ·环境要素第13-14页
     ·食用真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现状及应用第14-16页
       ·生产食用菌菌丝块第14页
       ·提取食用真菌多糖第14-16页
   ·真菌多糖研究概述第16-21页
     ·生物合成第16-18页
     ·提取与纯化分级第18-19页
       ·提取第18页
       ·沉淀第18页
       ·纯化第18页
       ·分级第18-19页
     ·生物活性第19-20页
       ·抗肿瘤作用第19页
       ·免疫调节作用第19-20页
       ·降血糖、血脂作用第20页
       ·健胃保肝第20页
       ·其他功效第20页
     ·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20-21页
   ·平菇多糖研究概述第21-24页
     ·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第21-22页
     ·提取纯化第22页
     ·结构特征第22页
     ·生物活性第22-24页
       ·抗肿瘤作用第22-23页
       ·抗氧化作用第23页
       ·免疫促进作用第23页
       ·抗突变作用第23页
       ·降低胆固醇作用第23-24页
     ·平菇多糖的应用第24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4-25页
     ·目的与意义第24页
     ·主要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平菇胞外多糖产生菌株的筛选第25-28页
   ·前言第25页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5-26页
     ·实验材料第25页
       ·菌种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页
       ·培养基第25页
     ·仪器设备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页
     ·斜面培养第26页
     ·摇瓶发酵培养第26页
     ·菌丝干重测定第26页
     ·菌丝体胞外粗多糖测定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平菇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第28-43页
   ·前言第28页
   ·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8-29页
     ·实验材料第28-29页
       ·菌种第28页
       ·主要试剂第28页
       ·培养基第28-29页
     ·仪器设备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2页
     ·斜面培养第29页
     ·种子培养第29页
     ·摇瓶发酵培养第29页
     ·碳源试验第29-30页
     ·氮源试验第30页
     ·葡萄糖浓度比较试验第30页
     ·硫酸氨浓度比较试验第30页
     ·玉米浆浓度比较试验第30页
     ·培养基起始pH试验第30页
     ·种子种龄试验第30页
     ·接种量试验第30-31页
     ·装液量试验第31页
     ·摇瓶转速试验第31页
     ·培养基优化的正交试验第31页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第31页
     ·摇瓶发酵周期试验第31-32页
     ·10升发酵罐试验第32页
     ·菌丝生物量测定第32页
     ·菌丝体胞外粗多糖测定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42页
     ·碳源对菌体生长及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2-33页
     ·氮源对菌体生长及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3-34页
     ·葡萄糖与硫酸铵浓度对菌体生长及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4-35页
     ·玉米浆对菌体生长及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5-36页
     ·起始pH值对菌体生长及胞外粗多糖产量的影响第36页
     ·种子种龄确定第36-37页
     ·接种量确定第37页
     ·装液量确定第37-38页
     ·摇瓶转速确定第38页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组成第38-40页
     ·平菇生长曲线及粗多糖累积曲线第40-41页
     ·10升发酵罐试验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平菇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第43-54页
   ·前言第43页
   ·材料与设备第43-44页
     ·材料第43-44页
     ·设备第44页
   ·实验方法第44-47页
     ·胞外粗多糖提取第44-45页
       ·温度影响试验第44页
       ·乙醇浓度影响试验第44页
       ·pH影响试验第44-45页
     ·胞内粗多糖提取的正交试验第45页
     ·多糖含量的测定第45页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第45页
     ·多糖的纯化第45-47页
       ·脱蛋白第45-46页
       ·透析与浓缩第46页
       ·离子交换层析第46页
       ·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平菇发酵液胞外粗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第47-48页
       ·提取温度对发酵液胞外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47页
       ·不同乙醇加入量对胞外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pH对胞外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第48页
     ·平菇菌丝体胞内粗多糖提取正交试验第48-49页
     ·平菇胞内、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第49-53页
       ·两种脱蛋白方法的比较试验第49-50页
       ·DEAE-纤维素柱层析第50-51页
       ·SephadexG-200柱层析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1. 结论第54页
 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下一篇:我国城市老年人生价值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