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 | 第17-29页 |
·我国国民经济主要变量同利率之间的关系 | 第18-21页 |
·我国的储蓄利率弹性分析 | 第18-19页 |
·我国的投资利率弹性分析 | 第19-21页 |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 | 第21-23页 |
·利率变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 第21-22页 |
·利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22-23页 |
·利率市场化与各经济主体的关系 | 第23-26页 |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 第24-25页 |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5-26页 |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6-29页 |
·标准的市场化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6-27页 |
·我国利率同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3章 我国现行利率体制同市场化要求的差距 | 第29-42页 |
·基准利率尚未达到市场化标准 | 第31-32页 |
·金融市场存在利率市场化的障碍 | 第32-35页 |
·商业银行还不具备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 第35-40页 |
·市场利率对企业使用资金缺乏有效约束力 | 第40-42页 |
第4章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考察与借鉴 | 第42-57页 |
·自下而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考察 | 第42-44页 |
·自下而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模式 | 第42页 |
·美国市场化利率改革过程及结果 | 第42-44页 |
·自上而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考察 | 第44-49页 |
·自上而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 | 第44页 |
·英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44-45页 |
·俄罗斯的利率市场化演变过程 | 第45-49页 |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考察 | 第49-51页 |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 第49-50页 |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及结果 | 第50-51页 |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教训总结 | 第51-53页 |
·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 | 第52页 |
·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宽松的内部环境 | 第52-53页 |
·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次序性和稳定性问题 | 第53页 |
·规避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53-57页 |
·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国际经验 | 第53-54页 |
·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具体做法 | 第54-57页 |
第5章 加速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对策 | 第57-66页 |
·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调控能力 | 第57-59页 |
·加强央行影响经济的能力 | 第57-58页 |
·增加央行调控利率的经济手段 | 第58-59页 |
·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59-61页 |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 第59-60页 |
·活跃资本市场 | 第60-61页 |
·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 | 第61-63页 |
·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61-62页 |
·健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结构 | 第62页 |
·完善稽核检查制度 | 第62页 |
·采用科学的信息决策系统和风险测评模型 | 第62页 |
·加快金融工具的开发和研究 | 第62-63页 |
·调整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 | 第63-66页 |
·解决好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 第63页 |
·做好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 | 第63页 |
·用市场化的手段管理企业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