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 ·电动汽车的分类 | 第13-14页 |
| ·HEV 的类型及省油分析 | 第14-17页 |
| ·HEV 的类型 | 第14-16页 |
| ·HEV 省油的原因 | 第16-17页 |
| ·再生制动的关键问题及技术现状 | 第17-19页 |
| ·再生制动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 ·再生制动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再生制动技术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制动能的回馈及其影响因素 | 第21-36页 |
| ·PWM 控制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 ·半导体开关器件 | 第21页 |
| ·斩波器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斩波器与升压斩波器基本电路 | 第22-25页 |
| ·斩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 ·升压斩波器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再生制动原理与数学模型 | 第25-30页 |
| ·再生制动原理 | 第25-27页 |
| ·再生制动数学模型 | 第27-30页 |
| ·电机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30页 |
| ·再生制动能的影响因素 | 第30-35页 |
| ·影响制动能回收的主要因素 | 第30-33页 |
| ·制动能回收损失示例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整车再生制动控制 | 第36-45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与要求 | 第36-40页 |
| ·再生制动系统的要求 | 第37-38页 |
| ·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原则 | 第38-39页 |
| ·再生制动系统各制动力变化特性 | 第39-40页 |
| ·再生制动的控制逻辑与操纵方式 | 第40-42页 |
| ·再生制动控制逻辑 | 第40-41页 |
| ·再生制动操纵方式 | 第41-42页 |
| ·三种制动力分配形式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机电复合制动过程稳定性分析 | 第45-55页 |
| ·制动稳动性与机电复合制动的关系 | 第45页 |
| ·机电复合制动数学建模 | 第45-49页 |
| ·电制动力的数学建模 | 第46-47页 |
| ·机电复合制动时的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 | 第47-49页 |
| ·ECE 制动法规要求 | 第49页 |
| ·机电复合制动的稳定性分析 | 第49-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基于 ECE 法规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建模与仿真 | 第55-77页 |
| ·ADVISOR 的仿真原理和应用 | 第55-59页 |
| ·Advisor 数据文件 | 第55-57页 |
| ·ADVISOR 仿真方法 | 第57-59页 |
| ·系统建模任务分析 | 第59-64页 |
| ·再生制动力的并联控制法 | 第59-60页 |
| ·基于 ECE 法规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60-64页 |
| ·在 ADVISOR2002 中建立嵌入式仿真模型 | 第64-71页 |
| ·ADVISOR2002 各制动力制动份额控制模块的分析 | 第65-70页 |
| ·将所建模块嵌入 ADVISOR2002 中 | 第70-71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全文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