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8-9页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四) 本论文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一、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 第11-22页 |
(一) 许可证制度 | 第11-15页 |
1. 许可证制度概述 | 第11页 |
2. 环境保护法律中有关许可证制度的规定 | 第11-13页 |
3. 排污许可证制度 | 第13-15页 |
(二) 设立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意义 | 第15-17页 |
(三)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 第17-22页 |
1.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概述 | 第17页 |
2. 行政许可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 第17-18页 |
3.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二、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沿革及其缺陷 | 第22-29页 |
(一)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沿革 | 第22-24页 |
1. 国家立法 | 第22-24页 |
2. 地方立法 | 第24页 |
(二)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缺陷 | 第24-29页 |
1. 适用对象和范围不精确 | 第25页 |
2. 设定排污许可的指导原则缺乏针对性 | 第25页 |
3. 发证后的监督与管理存在漏洞 | 第25-26页 |
4. 对制度违法者的制裁不严厉 | 第26-29页 |
三、美国的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比较分析 | 第29-35页 |
(一) 美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概述 | 第29-31页 |
(二) 美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1. 适用对象以及范围精确 | 第31-32页 |
2. 实施与监管机制健全 | 第32-33页 |
3.对违法者的制裁严厉 | 第33-35页 |
四、对我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完善思考 | 第35-45页 |
(一) 精确界定适用对象和范围 | 第35页 |
(二) 规定有针对性的指导原则 | 第35-40页 |
1. 贯彻排污许可法治原则 | 第36页 |
2. 引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 | 第36-37页 |
3. 推行流域管理为主,行政区域管理为辅的原则 | 第37-38页 |
4. 与相关制度联动实施原则 | 第38-40页 |
(三) 严格规范发证的程序环节 | 第40-42页 |
1. 严格按条件发证 | 第40-41页 |
2. 严格申请和受理程序、审查期限和费用计算 | 第41-42页 |
(四) 加强发证的后续监督与管理 | 第42-43页 |
(五) 加大对违证排污行为的制裁力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