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大桥钢箱梁吊装施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自锚式悬索桥概述 | 第9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 第9-11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形式 | 第9-10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 第10-11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缺点 | 第11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11-15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国外自锚式悬索桥 | 第12-13页 |
·国内自锚式悬索桥 | 第13-15页 |
·论文背景 | 第15-17页 |
·本文工作 | 第17-19页 |
2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解析法计算原理 | 第19-35页 |
·引言 | 第19-25页 |
·主缆恒载线型的计算方法 | 第25-34页 |
·抛物线法 | 第27-29页 |
·悬链线迭代法 | 第29-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3 北京路大桥初始状态的工程控制分析 | 第35-50页 |
·自锚式悬索桥工程控制的计算方法和比较 | 第35-36页 |
·成桥状态下主缆理想线形的确定 | 第36-37页 |
·主缆无应力长度计算 | 第37-38页 |
·空缆线形和索鞍偏移量计算 | 第38-40页 |
·索股的架设 | 第40-44页 |
·主缆垂度受无应力索长误差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主缆垂度受跨度误差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主缆索长与跨度之间的关系 | 第44页 |
·主缆垂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44页 |
·索夹放样和吊杆下料长度计算 | 第44-49页 |
·吊杆与主缆交点坐标的计算 | 第45-46页 |
·中心点到索夹两端距离的计算 | 第46-47页 |
·吊杆的下料长度计算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4 北京路大桥施工过程计算分析 | 第50-65页 |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计算方法概述 | 第50-54页 |
·北京路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步骤 | 第51-53页 |
·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53-54页 |
·钢箱梁吊装阶段主缆位移和吊杆内力变化规律 | 第54-59页 |
·钢箱梁吊装阶段主缆位移规律 | 第54-57页 |
·钢箱梁吊装阶段吊杆内力变化规律 | 第57-59页 |
·加劲梁线形变化规律 | 第59-63页 |
·加劲梁吊装线形变化 | 第59-61页 |
·主索鞍的顶推 | 第61-63页 |
·吊杆接长量计算 | 第63页 |
·吊装阶段临时锚索拉力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5 加劲梁合龙状态主梁线形分析 | 第65-71页 |
·加劲梁施工方法与恒载内力状态 | 第65-68页 |
·逐段铰接施工法 | 第65-67页 |
·逐段刚接施工法 | 第67页 |
·刚铰混合施工法 | 第67-68页 |
·加劲梁合龙主梁线形的确定 | 第68-69页 |
·钢箱梁合龙时的主梁线形 | 第68页 |
·加劲梁刚接时机的确定 | 第68-69页 |
·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分析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