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信用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9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综述及创新之处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信用的一般考察 | 第9-17页 |
一、对信用的不同理解 | 第9页 |
二、信用的经济学含义及其作用 | 第9-11页 |
三、信用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信用形式的发展 | 第11-12页 |
四、信用的约束机制 | 第12-14页 |
五、产权与信用制度 | 第14-15页 |
六、借贷合同和股权融资合同的产权保护 | 第15-16页 |
七、信息不对称与信用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中国证券市场信用状况分析 | 第17-31页 |
一、政府的信用状况分析 | 第17-20页 |
二、上市公司信用状况分析 | 第20-26页 |
三、证券中介机构信用状况分析 | 第26-29页 |
四、机构投资者信用状况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部分 中国证券市场“信用缺失”的主要成因 | 第31-39页 |
一、上市公司信用缺失的成因 | 第31-34页 |
二、政府信用缺失的成因 | 第34页 |
三、机构投资者信用缺失的成因 | 第34-35页 |
四、证券中介机构信用缺失的成因 | 第35-39页 |
第四部分 重建中国证券市场的信用体系 | 第39-58页 |
一、重建证券市场中的政府信用 | 第39-43页 |
二、重建上市公司信用 | 第43-55页 |
三、强化中介机构管理,降低信息不对称 | 第55-56页 |
四、加强法制与监管,提高失信行为的风险和成本预期 | 第56页 |
五、加强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建设 | 第56-58页 |
第五部分 证券市场改革与金融体系的民主化 | 第58-61页 |
一、金融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 | 第58页 |
二、中国金融体系民主化的现状与证券市场改革 | 第58-60页 |
三、中国证券市场展望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科研实践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