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初与道教义理理性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2页 |
第二章:明初道教政策及道教变化趋势 | 第12-17页 |
·、明初道教政策:崇奉与抑制并重的双向政策 | 第12-14页 |
·、三教合一 | 第12-13页 |
·、严格制度,减观限员 | 第13-14页 |
·、规范礼仪定制 | 第14页 |
·、明初道教变化趋势 | 第14-17页 |
·、教派会流 | 第14-15页 |
·、教义交融 | 第15-16页 |
·、教风日坠 | 第16页 |
·、理学目盛 | 第16-17页 |
第三章:张宇初对道教义理理性化的贡献 | 第17-28页 |
·、张宇初的生平 | 第17-18页 |
·、夯实道体论 | 第18-21页 |
·、“天地之大,太虚为体” | 第19-20页 |
·、“气负理生,理由气形” | 第20-21页 |
·、充实道性论 | 第21-23页 |
·、“万物各一其性,各具一太极” | 第21页 |
·、“天之命于物为性善所固有” | 第21-22页 |
·、“尽其心,则尽性致命之道得矣” | 第22-23页 |
·、强化修习论 | 第23-26页 |
·、“非究渊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事” | 第23-24页 |
·、“学道之本,非性命二事而何” | 第24页 |
·、“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 | 第24-26页 |
·、重视道风建设 | 第26-28页 |
·、倡全真初风 | 第26页 |
·、健全制度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张宇初道教义理理性化的特点 | 第28-32页 |
·、皇权支配教权,强化正统地位 | 第28页 |
·、倡三教同源,顺应学术变化 | 第28-29页 |
·、援儒弘道,获取士人认同 | 第29-30页 |
·、扬理论隐法术,提升文化品格 | 第30页 |
·、兼收并蓄,规范组织制度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张宇初道教义理理性化的影响 | 第32-39页 |
·、道教义理理性化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 第32-33页 |
·、道教义理理性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33-35页 |
·、道教义理理性化对道教与政府关系的影响 | 第35-36页 |
·、道教义理理性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36-39页 |
第六章 张宇初道教义理理性化的启示 | 第39-42页 |
·、增强道教文化自觉意识 | 第39-40页 |
·、挖掘道教文化理性因子 | 第40页 |
·、满足社会合理需求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