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解调补法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8页 |
一、病例选择 | 第8-10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二) 试验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二、临床资料 | 第10-11页 |
(一) 病例来源与分组 | 第10页 |
(二) 一般资料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试验方法 | 第11-12页 |
(二)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三) 指标的采集时间 | 第12页 |
(四) 观察时间 | 第12页 |
(五) 注意事项 | 第12页 |
(六) 随访 | 第12-13页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页 |
(一)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页 |
(二)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13页 |
五、统计方法 | 第13页 |
六、研究结果分析 | 第13-18页 |
(一) 疾病总疗效分析 | 第13-14页 |
(二) 证候疗效分析 | 第14页 |
(三) 症状体征疗效分析 | 第14-15页 |
(四) 实验室检查疗效分析 | 第15-16页 |
(五) 舌象、脉象疗效分析 | 第16页 |
(六) 随访结果分析 | 第16-17页 |
(七) 不良反应观察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32页 |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8-19页 |
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9-21页 |
(一) 感染因素 | 第19-20页 |
(二) 遗传因素 | 第20页 |
(三) 免疫因素 | 第20页 |
(四) 其他因素 | 第20-21页 |
三、病因病机探讨 | 第21-23页 |
(一) 脾失健运是BD 发病的内在基础 | 第21-22页 |
(二) 邪气内舍是BD 发病的外部条件 | 第22-23页 |
(三) 湿热毒瘀胶结为BD 的病机关键 | 第23页 |
四、治则治法探讨 | 第23-25页 |
(一) 清热解毒除湿 | 第23-24页 |
(二) 通腑泄热 | 第24页 |
(三) 调气活血 | 第24页 |
(四) 补脾益气 | 第24-25页 |
五、方药分析 | 第25-27页 |
六、临床疗效分析及作用机理探讨 | 第27-32页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7页 |
(二) 作用机理探讨 | 第27-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综述 | 第36-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