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分析
引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城市文脉形象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城市形象 | 第15页 |
·城市文脉形象 | 第15-16页 |
·城市文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 | 第16-18页 |
·城市建筑群的地方特征 | 第17页 |
·城市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 第17页 |
·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特征 | 第17-18页 |
·城市文脉形象的价值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分析 | 第20-39页 |
·太原概述 | 第20-21页 |
·太原历代文脉演变 | 第21-24页 |
·隋唐以前—政治之都 | 第21-22页 |
·五代十国至北宋—军事之都 | 第22-23页 |
·北宋至明清—经济之都 | 第23-24页 |
·太原的区位条件分析 | 第24-26页 |
·优越的自然环境 | 第25页 |
·地处中原南北交通要道的经济地理位置 | 第25页 |
·具有双重屏障的军事地理位置 | 第25页 |
·地处中原之北的政治中心 | 第25-26页 |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太原市城市传统建筑群的地方特色 | 第26-29页 |
·太原市城市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 第29-32页 |
·太原市商业经济发展特征 | 第32-35页 |
·太原市现代城市文脉的发展 | 第35-36页 |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现状评价 | 第36-39页 |
·城市文脉形象的断裂问题 | 第37页 |
·城市文脉形象的标志问题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的认知验证 | 第39-46页 |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认知验证 | 第39-40页 |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定位导出 | 第40-41页 |
·古代太原城市文脉形象定位导出 | 第40页 |
·当代太原城市文脉形象定位导出 | 第40-41页 |
·认知验证的方法 | 第41-44页 |
·设计问卷 | 第41页 |
·数据统计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构建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的建议 | 第46-49页 |
·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保护区要保护它的原有特色 | 第46-47页 |
·结合地方文化和地理环境创造城市的个性特色 | 第47页 |
·保护和营造城市景观轮廓及其城市轴线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附录 (太原市城市文脉形象问卷调查)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承诺 | 第56-5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