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校本教研概述 | 第9-16页 |
(一) “校本教研 | 第9-10页 |
(二) 校本教研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6页 |
二、在我国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16-22页 |
(一)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学校文化重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 第16-17页 |
(二)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 | 第17-18页 |
(三)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促使教师教育途径的拓展 | 第18页 |
(四)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 第18-19页 |
(五)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完善和促进学校教研制度的发展 | 第19-21页 |
(六)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学校的管理制度的优化 | 第21-22页 |
三、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一) 学校教师教育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二) 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 第23-25页 |
(三) 学校教研制度现状 | 第25-26页 |
(四)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 第26-28页 |
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于系统方法的架构 | 第28-38页 |
(一) 研究主体系统的建立—校本教研团队的形成 | 第29-31页 |
(二) 校本教研外部支持系统的建立 | 第31-33页 |
(三) 校本教研活动质量监督系统的建立 | 第33-34页 |
(四) 校本教研活动运行机制的建立 | 第34-35页 |
(五) 校本教研活动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 | 第35-36页 |
(六) 校本教研活动保障机制的建立 | 第36-38页 |
总结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