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0页 |
| ·液晶概述 | 第12-21页 |
| ·液晶和物质的液晶态 | 第12页 |
| ·液晶的研究简史 | 第12-15页 |
| ·液晶的分类 | 第15-18页 |
| ·液晶的结构与性能 | 第18-19页 |
| ·液晶的表征与研究 | 第19-21页 |
| ·网络液晶高分子材料 | 第21-22页 |
| ·网络液晶弹性体 | 第21页 |
| ·液晶弹性体的结构与分子设计 | 第21-22页 |
| ·液晶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 第22页 |
| ·具有双向形状记忆特性的液晶弹性体 | 第22-29页 |
| ·具有双向形状记忆特性的液晶弹性体的双向形状记忆原理 | 第22-23页 |
| ·具有双向形状记忆特性的液晶弹性体的分类 | 第23-24页 |
| ·具有双向形状记忆特性的液晶弹性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 第24-2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构思和分子设计 | 第29-3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构思 | 第29页 |
| ·本论文的分子设计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双烯封端液晶交联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54页 |
| ·引言 | 第30-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交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52页 |
| ·4,4’-双(10—十一烯酸)联苯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39页 |
| ·4,4’-双(10—十一烯酰胺)联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1页 |
| ·对,对’-双(10—十一烯酰胺)二苯-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41-44页 |
| ·4,4’-双(10—十一烯酸酯)苯甲酸苯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液晶交联剂在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弹性体中的应用 | 第54-80页 |
| ·引言 | 第54-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61页 |
| ·实验的主要试剂 | 第56-57页 |
|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 ·聚合物制备反应原理 | 第58-59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59-60页 |
| ·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8页 |
| ·硅氢加成反应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 ·模压法各体系的分析 | 第62-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液晶弹性体工艺的选择 | 第78-79页 |
| ·交联度控制的探索 | 第79页 |
| ·加入交联剂的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弹性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西北工业大学业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93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