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 | 第10-14页 |
·生态安全的提出 | 第10-11页 |
·生态安全研究 | 第11-13页 |
·生态安全的基本涵义 | 第13-14页 |
·生态安全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 | 第14-15页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 | 第15页 |
·区域生态安全分析 | 第15页 |
·生态安全预警 | 第15页 |
·生态安全维护和管理 | 第15页 |
·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 | 第15-18页 |
·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 | 第15-16页 |
·生态安全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建立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数据库集成 | 第20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第20页 |
·区域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生态安全维护对策研究 | 第20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步骤 | 第20-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材料的获取 | 第22页 |
·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 第22页 |
·区域土地资源现状 | 第22页 |
·区域环境资源现状 | 第22页 |
·基础材料整理 | 第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第22-29页 |
·生态系统类型划分及其功能 | 第22-24页 |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7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与确定 | 第27-28页 |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 | 第28页 |
·生态安全状态分级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53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基本概况 | 第29-35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29-30页 |
·地质地貌及土壤 | 第30-31页 |
·生物资源 | 第31-32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32-33页 |
·湿地资源 | 第33-34页 |
·旅游资源 | 第34页 |
·社会经济发展 | 第34-35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 第35-37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计算 | 第35-36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第36-37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问题与分析 | 第37-43页 |
·水资源失衡,水环境恶化 | 第37-40页 |
·生态平衡失调,土壤盐碱化加重 | 第40-41页 |
·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 | 第41-42页 |
·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 第42-43页 |
·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维护对策 | 第43-50页 |
·战略目标、思想与方针 | 第43-44页 |
·基本思路 | 第44-45页 |
·基本对策 | 第45-50页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50-53页 |
·环境影响 | 第50页 |
·环境影响评价 | 第50-5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5页 |
·查清了环博斯腾湖地区资源背景与本底资料 | 第53页 |
·确立并构建了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53-54页 |
·针对环博斯腾湖地区生态安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第54页 |
·制定了维护环博斯腾湖区域生态安全的对策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基于景观结构及空间格局的生态安全研究分析 | 第55页 |
·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 第55页 |
·生态安全监测预警的研究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附表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