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页 |
·即时消息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即时消息协议的分类 | 第10页 |
·个人即时消息 | 第10页 |
·企业即时消息 | 第10页 |
·即时消息与协作 | 第10-11页 |
·主流即时消息的比较 | 第11-13页 |
·ICQ 协议 | 第11-12页 |
·QQ 协议 | 第12页 |
·Oscar 协议 | 第12页 |
·MSN Messager 协议 | 第12-13页 |
·IRC 协议 | 第13页 |
·支持无线设备 | 第13页 |
·即时消息面临的问题 | 第13-14页 |
·标准化 | 第13页 |
·安全性 | 第13-14页 |
·伸缩性 | 第14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4页 |
·论文组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即时消息基础 | 第15-24页 |
·即时消息的背景知识 | 第15-18页 |
·Jabber 的历史 | 第17页 |
·Jabber 的目标 | 第17-18页 |
·JABBER 特性 | 第18-22页 |
·基于XML | 第18页 |
·Jabber 架构 | 第18-19页 |
·Jabber 的四个核心概念 | 第19-22页 |
·JABBER 的优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核心协议 | 第24-46页 |
·JABBER 消息模型 | 第24-27页 |
·优点 | 第24-25页 |
·缺点 | 第25-26页 |
·分布式服务器 | 第26页 |
·消息路由 | 第26-27页 |
·XML 流 | 第27-28页 |
·核心协议 | 第28-40页 |
·消息协议(Message):传送数据 | 第28-30页 |
·感知协议(presence):更新用户在线状态 | 第30-33页 |
·信息/查询协议(info/query):处理其它应用 | 第33-35页 |
·命名空间 | 第35-40页 |
·JABBER 会话范例 | 第40-45页 |
·Jabber 用户注册 | 第40-41页 |
·Jabber 用户登陆 | 第41-42页 |
·用户增加一个联系人 | 第42-44页 |
·Jabber 用户获得花名册 | 第44页 |
·Jabber 用户发送一条消息 | 第44页 |
·Jabber 用户改变当前状态 | 第44页 |
·Jabber 用户登出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即时消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46-79页 |
·服务器整体架构 | 第46-58页 |
·模块化的服务器端 | 第46-48页 |
·基本的消息流程 | 第48-49页 |
·认证 | 第49-52页 |
·会话管理 | 第52-53页 |
·线程 | 第53-54页 |
·传送逻辑 | 第54-55页 |
·传输器 | 第55-56页 |
·订阅 | 第56-57页 |
·服务器回调 | 第57-58页 |
·服务器详细设计 | 第58-61页 |
·服务器的实现 | 第61-77页 |
·数据库表的设计 | 第61-64页 |
·网络通讯层实现 | 第64-67页 |
·业务层实现 | 第67-77页 |
·移动客户端的设计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进一步工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