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3-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 指纹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 第10-19页 |
·指纹图谱的概念及构建意义 | 第10-11页 |
·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 第11-15页 |
·蛋白质电泳图谱 | 第11-13页 |
·DNA指纹图谱 | 第13-15页 |
·指纹图谱的应用 | 第15-19页 |
·品种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 | 第15-16页 |
·品种纯度鉴定和真实性检验 | 第16-17页 |
·品种保护及新品种登记 | 第17-18页 |
·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18-19页 |
2 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第19-24页 |
·基因定位 | 第19-20页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20-22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越性 | 第20-21页 |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比较研究 | 第22-24页 |
·杂种优势的理论研究 | 第22页 |
·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 第22页 |
·分子标记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第22-24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构建指纹图谱材料 | 第25页 |
·SSR标记鉴定种子纯度材料 | 第25-26页 |
2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田间鉴定 | 第26-27页 |
·田间取样 | 第27页 |
3 水稻总DNA提取 | 第27页 |
4 PCR扩增和数据分析 | 第27-29页 |
·PCR扩增 | 第27页 |
·统计分析 | 第27-29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29-47页 |
1 根据SSR的水稻亲本材料的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9-35页 |
·SSR标记在亲本材料间的多态性 | 第29-30页 |
·杂交组合亲本的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30页 |
·SSR标记聚类分析 | 第30-34页 |
·66份四川省04、05年区试亲本材料的SSR聚类分析 | 第30-31页 |
·贵州省36份杂交品种与四川省44份参试品种的SSR聚类分析 | 第31-34页 |
·根据SSR标记检测的等位位点计算不同材料间的遗传距离 | 第34-35页 |
2 农艺性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3 参试品种的差异性检测 | 第36-37页 |
4 参试品种的真实性及与送样品种的一致性鉴定 | 第37-38页 |
5 设计品种鉴定的计算机统计程序 | 第38-39页 |
6 用SSR标记鉴定冈优725和Ⅱ优838品种的种子纯度 | 第39-47页 |
·田间鉴定种子纯度 | 第39-43页 |
·冈优725及其亲本的田间纯度分析 | 第39-40页 |
·Ⅱ优838及其亲本的田间纯度分析 | 第40-41页 |
·冈优725利Ⅱ优838及其亲本杂株的比较分析 | 第41-43页 |
·SSR鉴定种子纯度 | 第43-45页 |
·杂交稻骨干亲本的指纹图谱构建及冈优725和Ⅱ优838的特异引物的筛选 | 第43-44页 |
·冈优725和Ⅱ优838及双亲的纯度鉴定 | 第44-45页 |
·田间鉴定与室内SSR鉴定结果比较 | 第45-46页 |
·种子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 第46-47页 |
四 讨论 | 第47-50页 |
1 构建亲本及组合的DNA指纹图谱 | 第47-48页 |
2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亲本选配及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第48页 |
3 杂交稻种子纯度的SSR分子检测及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表1 | 第53-56页 |
附表2 | 第56-58页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