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刚性挡土墙土压力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 第1章 绪论 | 第1-3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挡土墙的分类及发展 | 第10-16页 |
| ·挡土墙分类 | 第10-11页 |
| ·常用挡土墙类型介绍 | 第11-16页 |
| ·静荷载作用下挡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 ·刚性挡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柔性挡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动荷载作用下挡墙土压力研究 | 第23-30页 |
| ·动荷载特点及其作用下土的力学状态 | 第23-25页 |
| ·动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 | 第25-3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0-31页 |
| 第2章 土工有限元法在墙背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 | 第31-57页 |
| ·有限元方法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 | 第31-37页 |
| ·土的本构模型 | 第37-46页 |
| ·弹性非线性模型 | 第37-42页 |
| ·弹塑性模型 | 第42-46页 |
| ·本文数值计算中的有限元程序实现 | 第46-57页 |
| ·程序的框架与主过程 | 第46-47页 |
| ·土体本构模型及墙土接触本构关系 | 第47-49页 |
| ·非线性分析的程序实现 | 第49-51页 |
| ·单元的破坏模式与应力修正 | 第51-52页 |
| ·应力迁移 | 第52-53页 |
| ·等效节点荷载向量的计算 | 第53-57页 |
| 第3章 列车荷载下挡墙土压力数值分析 | 第57-80页 |
| ·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案 | 第57-61页 |
| ·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 ·计算参数 | 第58-59页 |
| ·计算荷载 | 第59-60页 |
| ·计算方案 | 第60-61页 |
| ·重力式挡墙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 ·挡墙高度对墙背土压力的影响 | 第61-64页 |
| ·荷载作用距离对墙背土压力的影响 | 第64-65页 |
| ·挡墙上部路基高度对墙背土压力的影响 | 第65-68页 |
| ·衡重式挡墙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8-77页 |
| ·挡墙高度对墙背土压力的影响 | 第68-72页 |
| ·荷载作用距离对墙背土压力影响 | 第72-75页 |
| ·衡重台宽度对墙背土压力的影响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80页 |
| 第4章 列车荷载下挡墙土压力实尺模型试验研究 | 第80-106页 |
| ·引言 | 第80-81页 |
| ·试验研究内容 | 第81-83页 |
| ·试验研究内容 | 第81-82页 |
| ·试验技术及测试元器件 | 第82-83页 |
| ·试验方案设计及模型制作 | 第83-86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83-84页 |
| ·试验模型的制作 | 第84-86页 |
| ·加载方案及测试步骤 | 第86页 |
| ·重力式挡墙的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86-97页 |
| ·动荷载及模型系统动态相应时域曲线 | 第86-88页 |
| ·墙背土压力分布形式分析 | 第88-89页 |
| ·墙背土压力与动荷载幅值关系 | 第89-90页 |
| ·动荷载与静荷载作用下墙背土压力比较 | 第90-92页 |
| ·荷载作用距离对墙背土压力的影响 | 第92-93页 |
| ·动荷载作用下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 | 第93-97页 |
| ·衡重式挡墙的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97-104页 |
| ·上墙背土压力及分布图形 | 第97-99页 |
| ·上墙土压力与动荷载幅值关系 | 第99-100页 |
| ·上墙动荷载土压力与荷载作用距离关系 | 第100-102页 |
| ·动荷载作用下下墙土压力分析 | 第102页 |
| ·动荷载作用下衡重台上土压力分析 | 第102-103页 |
| ·动荷载作用下两种墙型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比较 | 第103-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6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106-10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6-107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107-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