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平管内传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热物性 | 第8-11页 |
·二氧化碳制冷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1-13页 |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 | 第11-12页 |
·二氧化碳热泵系统 | 第12-13页 |
·复叠式制冷系统 | 第13页 |
·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和换热的主要因素 | 第13-15页 |
·热流密度对换热的影响 | 第13-14页 |
·质量流量对换热的影响 | 第14页 |
·压力对换热的影响 | 第14页 |
·浮升力对换热的影响 | 第14-15页 |
·管径对换热的影响 | 第15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传热的实验研究 | 第15-17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传热的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关联式的发展 | 第17-19页 |
·二氧化碳超临界换热的数值模拟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其装置 | 第22-30页 |
·实验系统及其装置的介绍 | 第22-25页 |
·二氧化碳循环系统 | 第22-24页 |
·制冷系统和冷却系统 | 第24页 |
·安全设施 | 第24-25页 |
·实验参数的测量 | 第25-27页 |
·温度的测量 | 第25页 |
·压力的测量 | 第25页 |
·流量的测量 | 第25-26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6-27页 |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第27-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7页 |
·注意事项 | 第27-28页 |
·系统的稳定性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实验内容与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36页 |
·实验测试段的设计 | 第30-32页 |
·实验的内容 | 第32页 |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32-35页 |
·内壁温度的计算 | 第32-33页 |
·热流密度的计算 | 第33页 |
·换热量的计算 | 第33页 |
·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33页 |
·Nu数及其计算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热平衡和热流密度的比较 | 第36-37页 |
·压力对换热的影响 | 第37-38页 |
·质量流量对换热的影响 | 第38页 |
·热流密度对换热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交叉流动条件下Re、Pr和Nu数的变化特性 | 第39-40页 |
·两种冷却方式的比较(交叉流动、逆流) | 第40-42页 |
·换热系数的比较 | 第40页 |
·浮升力的判据 | 第40-41页 |
·Re、Pr的比较 | 第41-42页 |
·实验值与关联式计算值的比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的数值模拟 | 第45-65页 |
·紊流的模拟方法 | 第45-47页 |
·基本方程式的离散 | 第47-51页 |
·超临界CO_2管内流动的fluent模拟 | 第51-63页 |
·gambit建立的计算模型 | 第51页 |
·fluent进行的仿真计算 | 第51-60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符号说明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天津商学院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