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4页 |
1.1 引言 | 第2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2页 |
1.2.1 内燃机曲轴轴承润滑研究的现状 | 第23-27页 |
1.2.1.1 基本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1.2.1.2 考虑实际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4-27页 |
1.2.2 内燃机曲轴强度研究的现状 | 第27-32页 |
1.2.2.1 分析计算 | 第27-31页 |
1.2.2.2 试验研究 | 第31-3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32-34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3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计及轴颈倾斜的径向滑动轴承流体动力润滑分析 | 第34-52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基本方程和公式 | 第34-39页 |
2.2.1 轴颈在轴承中倾斜时的油膜厚度方程 | 第34-37页 |
2.2.2 Reynolds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2.2.3 轴承油膜反力(承载量) | 第38页 |
2.2.4 轴承端泄流量 | 第38页 |
2.2.5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 | 第38页 |
2.2.6 保持轴颈倾斜的轴承稳定工作的力矩 | 第38-39页 |
2.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9-43页 |
2.4 轴颈倾斜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2.5 不同轴承间隙和宽度时轴颈倾斜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直轴—轴承系统摩擦学、刚度和强度的耦合分析 | 第52-62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轴受载变形导致轴颈倾斜时滑动轴承的润滑分析 | 第52-59页 |
3.2.1 基本方程和公式 | 第53-54页 |
3.2.1.1 轴受载变形导致轴颈在轴承中倾斜的倾斜角计算 | 第53页 |
3.2.1.2 Reynolds方程 | 第53页 |
3.2.1.3 轴承油膜反力(承载量)、端泄流量、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计算 | 第53-54页 |
3.2.2 分析方法 | 第54页 |
3.2.3 轴受载变形导致的轴颈倾斜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3.2.3.1 稳定载荷作用情况 | 第54-55页 |
3.2.3.2 大小恒定匀速旋转的载荷作用情况 | 第55-59页 |
3.3 计入轴承油膜压力偏布的轴强度研究 | 第59-60页 |
3.3.1 轴强度的有限元计算 | 第59-60页 |
3.3.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9页 |
3.3.1.2 载荷和位移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9-60页 |
3.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直轴—轴承系统中轴受载变形产生的轴颈倾斜对滑动轴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62-74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试验内容 | 第62-63页 |
4.3 试验装置 | 第63-65页 |
4.3.1 机械部分 | 第63页 |
4.3.2 测试系统 | 第63-65页 |
4.3.2.1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 第64页 |
4.3.2.2 传感器的安装 | 第64页 |
4.3.2.3 传感器的标定 | 第64页 |
4.3.2.4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 第64-65页 |
4.4 测试方法 | 第65-67页 |
4.4.1 轴颈在轴承中的倾斜角确定 | 第65-66页 |
4.4.2 测试过程 | 第66-67页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73页 |
4.5.1 不同轴承间隙时的影响 | 第68-70页 |
4.5.2 不同轴承宽度时的影响 | 第70-71页 |
4.5.3 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在载荷一个变化周期内的变化 | 第71-72页 |
4.5.4 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72-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内燃机曲轴—轴承系统中曲轴受载变形引起的轴颈倾斜对轴承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74-111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曲轴轴承负荷的计算 | 第74-79页 |
5.2.1 内燃机动力计算方法 | 第75-77页 |
5.2.2 整体曲轴梁单元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77-79页 |
5.3 曲轴变形的有限元计算 | 第79-84页 |
5.3.1 整体曲轴梁单元和体单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9-80页 |
5.3.2 边界条件处理 | 第80页 |
5.3.3 曲轴变形计算与分析 | 第80-81页 |
5.3.4 整体曲轴梁单元和体单元计算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81-82页 |
5.3.5 曲轴各轴颈倾斜角计算 | 第82-84页 |
5.4 曲轴受载变形导致轴颈倾斜时曲轴轴承的润滑分析 | 第84-109页 |
5.4.1 基本方程及其数值解法 | 第84-90页 |
5.4.1.1 Reynolds方程 | 第84-87页 |
5.4.1.2 油膜厚度方程 | 第87-88页 |
5.4.1.3 载荷平衡方程 | 第88-90页 |
5.4.2 轴承表面弹性变形计算的变形矩阵求解 | 第90-92页 |
5.4.2.1 变形矩阵方法 | 第90-91页 |
5.4.2.2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91-92页 |
5.4.2.3 变形矩阵的建立 | 第92页 |
5.4.3 计算方法 | 第92-93页 |
5.4.3.1 轴承轴心轨迹的求解 | 第92-93页 |
5.4.3.2 轴承端泄流量和轴颈摩擦系数的计算 | 第93页 |
5.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3-109页 |
5.4.4.1 N485柴油机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的轴心轨迹 | 第93-98页 |
5.4.4.2 N485柴油机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的最大油膜压力、最小油膜厚度、端泄流量和轴颈摩擦系数 | 第98-105页 |
5.4.4.3 N485柴油机连杆轴承和主轴承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油膜压力出现最大值时刻的油膜压力分布 | 第105-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内燃机曲轴—轴承系统中轴承润滑状态对曲轴强度影响的研究 | 第111-123页 |
6.1 引言 | 第111页 |
6.2 载荷边界条件处理对曲轴应力计算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6.2.1 计算模型 | 第112页 |
6.2.2 载荷及位移边界条件处理 | 第112-113页 |
6.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4页 |
6.3 轴承润滑状态对曲轴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114-120页 |
6.3.1 曲轴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114页 |
6.3.2 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 第114-115页 |
6.3.2.1 载荷边界条件 | 第114页 |
6.3.2.2 约束条件 | 第114-115页 |
6.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0页 |
6.4 轴承润滑状态对曲轴强度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6.4.1 曲轴疲劳强度的计算式 | 第120-121页 |
6.4.2 计算结果 | 第121-12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第123-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2页 |
附录 | 第132-13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