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7-12页 |
(一)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第7-9页 |
(二)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9-10页 |
(三)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0-12页 |
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 | 第12-28页 |
(一)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状况 | 第12-16页 |
1、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 第12-14页 |
2、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作用得到发挥 | 第14-15页 |
3、家庭教育的特殊重要作用得到重视 | 第15页 |
4、社会教育的整体氛围得以培育 | 第15-16页 |
(二) 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28页 |
1、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不力 | 第16页 |
2、农村家庭教育令人担忧 | 第16-21页 |
3、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4、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等设施缺乏 | 第25-26页 |
5、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 第26-27页 |
6、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第27-28页 |
三、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 第28-47页 |
(一)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保证正确方向 | 第29页 |
(二) 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 第29-34页 |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 第29-30页 |
2、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 | 第30-32页 |
3、创造条件,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 第32-33页 |
4、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克服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的行为 | 第33-34页 |
(三) 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 第34-40页 |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 第34-35页 |
2、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效果 | 第35-36页 |
3、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德育作用 | 第36-38页 |
4、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共青团少先队的阵地作用 | 第38-40页 |
(四) 积极营造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 第40-43页 |
1、把握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第40-41页 |
2、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 第41-42页 |
3、要加强法制保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42-43页 |
(五)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教育结构 | 第43-47页 |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 第43-44页 |
2、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农村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 第44-45页 |
3、改革课程体系,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