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基本概念的阐释 | 第10-14页 |
(一) 何谓民事公诉 | 第10-11页 |
(二) 何谓环境公益诉讼 | 第11-13页 |
1. 何谓公益诉讼 | 第11-12页 |
2. 环境公益诉讼 | 第12-13页 |
(三) 何谓环境民事公诉 | 第13-14页 |
二、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必要性 | 第14-20页 |
(一) 司法实践需要 | 第14-15页 |
(二) 现行立法的缺漏与冲突 | 第15-20页 |
1. 我国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15页 |
2. 我国现行民法的相关规定 | 第15页 |
3.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第15-16页 |
4. 我国现行环境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16-17页 |
5. 小结 | 第17-20页 |
三、检察机关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正当性 | 第20-24页 |
(一) 公权力介入环境民事诉讼的正当性 | 第20-22页 |
1. 公权力介入“私法”关系符合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0页 |
2. 民事诉讼中原告适格理论已为公权力的介入预留入口 | 第20-21页 |
3. 公权力介入符合现有的民事诉讼理论 | 第21-22页 |
4. 公权力介入环境民事诉讼符合环境信托理论 | 第22页 |
(二) 检察机关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正当性 | 第22-24页 |
1. 检察权的性质是民事公诉权的基础 | 第22-23页 |
2. 检察机关的职责范围应当包括提起民事公诉 | 第23-24页 |
四、环境民事公诉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第24-38页 |
(一)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各国(地区)立法通例 | 第24-26页 |
1. 直接规定环境民事公诉制度 | 第24页 |
2. 间接规定检察机关有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力) | 第24-25页 |
3. 小结 | 第25-26页 |
(二) 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 第26-29页 |
1. 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立法规范 | 第26-27页 |
2. 我国已有环境民事公诉的相关案例 | 第27-29页 |
3. 小结 | 第29页 |
(三) 环境民事公诉制度的优越性比较分析 | 第29-38页 |
1. 公民(公民个人或集体) | 第29-33页 |
2. 环保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 | 第33-35页 |
3. 行政机关(或带有行政色彩的事业法人)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8页 |
五、具体制度构建 | 第38-45页 |
(一) 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38-39页 |
(二) 环境民事公诉制度在体例上的划分 | 第39-40页 |
(三) 环境民事公诉制度的内容构建 | 第40-45页 |
1. 环境民事公诉的范围界定 | 第40-41页 |
2. 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诉中的权利(力) | 第41-42页 |
3. 举证责任 | 第42-43页 |
4. 诉讼请求 | 第43-44页 |
5. 环境民事公诉的诉讼时效 | 第44-45页 |
六、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