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分析与防范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1页 |
| ·课题选择的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 2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分析 | 第11-14页 |
| ·房地产业的产业定位 | 第11-12页 |
| ·房地产业的基础产业地位 | 第11页 |
| ·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 第11-12页 |
|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相互作用 | 第12-14页 |
| ·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 第12-13页 |
| ·房地产信贷是金融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 第13-14页 |
| 3 风险概述 | 第14-22页 |
| ·风险与不确定性 | 第14页 |
| ·风险估计的常用方法 | 第14-17页 |
| ·房地产投资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的产生 | 第17-22页 |
| ·不确定性因素 | 第17-18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18-20页 |
| ·房地产贷款风险状况 | 第20-22页 |
| 4 贷款风险识别与计量 | 第22-44页 |
| ·贷款风险分类 | 第22-28页 |
| ·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定义 | 第22-23页 |
| ·贷款风险分类的基本程序 | 第23-28页 |
| ·分类的主要方法 | 第28-38页 |
| ·财务分析 | 第29-34页 |
| ·房地产投资财务分析的特点 | 第34-36页 |
| ·非财务分析 | 第36-37页 |
| ·房地产非财务分析的特点 | 第37-38页 |
| ·风险计量 | 第38-44页 |
| ·风险损失准备金 | 第38-39页 |
| ·基于内部评级的VAR 法 | 第39-40页 |
| ·风险度 | 第40-44页 |
| 5 房地产贷款风险成因 | 第44-60页 |
| ·外部性风险因素 | 第44-48页 |
| ·房地产与宏观经济风险共生 | 第44-47页 |
| ·房地产业深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房地产增长方式不合理 | 第48-53页 |
| ·房地产增长速度大大超越了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 | 第48-50页 |
| ·开发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企业间差异较大 | 第50-52页 |
| ·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 第52页 |
| ·扭曲的产业链关系 | 第52-53页 |
| ·银行内部原因 | 第53-56页 |
| ·不对称信息是风险产生的主要内因 | 第53-55页 |
| ·贷款增长方式存在的障碍 | 第55-56页 |
|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 | 第56-60页 |
| ·借款人违约行为的期权分析 | 第56-58页 |
| ·借款人违约行为给贷款银行带来的风险 | 第58-60页 |
| 6 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房地产贷款风险的措施 | 第60-74页 |
| ·建立风险和资本约束的信贷经营模式 | 第60-64页 |
| ·树立风险和资本对资产的约束作用 | 第60-61页 |
| ·风险调整收益管理对房地产信贷的业务导向作用 | 第61-64页 |
| ·房地产贷款项目管理模式 | 第64-66页 |
| ·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 第64-65页 |
| ·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 | 第65-66页 |
| ·实现贷款项目管理的技术条件 | 第66页 |
| ·拓展工程投资顾问业务 | 第66-67页 |
| ·加强抵押物价值管理 | 第67-69页 |
| ·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措施 | 第69-74页 |
| ·建立标准化、集约化操作模式 | 第69-70页 |
| ·防范借款人理性违约风险 | 第70-71页 |
| ·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 第71-74页 |
| 7 结束语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8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