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特色 | 第1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系统学理论 | 第13页 |
2.2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3-14页 |
2.3 区位论 | 第14-15页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3.1 自然地理特征 | 第16-17页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7页 |
3.3 区位条件 | 第17页 |
4 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 | 第17-23页 |
4.1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第17-18页 |
4.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 第18-20页 |
4.2.1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及标准化 | 第18-20页 |
4.2.2 计算参评指标的嫡值 | 第20页 |
4.2.3 将评价指标的嫡值转化为权重值 | 第20页 |
4.2.4 参评对象单一综合度量指标(集约度) | 第20页 |
4.3 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度比较研究 | 第20-23页 |
4.3.1 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布模型 | 第21页 |
4.3.2 渝北区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组织分析 | 第21-23页 |
5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 第23-29页 |
5.1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的科学理念 | 第23-26页 |
5.1.1 城镇建设用地增长机理分析 | 第23页 |
5.1.2 人口增长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拉动 | 第23-24页 |
5.1.3 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拉动 | 第24页 |
5.1.4 双因素与建设用地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6页 |
5.2 预测指标体系建设 | 第26-28页 |
5.2.1 人口增长用地指标 | 第26页 |
5.2.2 投资增长用地指标 | 第26-27页 |
5.2.3 建设用地理论峰值 | 第27页 |
5.2.4 建设用地控制系数 | 第27-28页 |
5.3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模型及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6 关键指标预测 | 第29-46页 |
6.1 城镇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预测 | 第31-39页 |
6.1.1 城镇人口的含义 | 第31-32页 |
6.1.2 人口预测基本方法 | 第32-34页 |
6.1.3 城镇化水平预测 | 第34-35页 |
6.1.4 重庆市渝北区城镇人口预测 | 第35-39页 |
6.2 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 | 第39-46页 |
6.2.1 基本预测方法 | 第39-41页 |
6.2.2 重庆市渝北区固定资产投资额预测 | 第41-46页 |
7 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实证分析 | 第46-47页 |
7.1 人口增长拉动建设用地增量 | 第46页 |
7.2 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建设用地增量 | 第46-47页 |
7.3 双因素拉动建设用地增量 | 第47页 |
8 成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8.1 主要成果 | 第47页 |
8.2 讨论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