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风险分析

引言第1-10页
第一章 文献回顾: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观点第10-14页
 一、国际汇率制度的现状第10-11页
 二、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方案第11-14页
  (一) “两极论”或“中间制度消失论”第12页
  (二) 建立汇率目标区论第12-13页
  (三) 盯住一揽子货币第13页
  (四) 改善中央银行外汇市场操作机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第13-14页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对宏观经济各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4-27页
 一、1994-2003 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波动情况第14-15页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各个变量的影响第15-19页
  (一)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第16-17页
  (二)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分析第17-19页
 三、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分析第19-27页
  (一) 有关均衡汇率的理论介绍第19-20页
  (二) 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第20-27页
第三章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评述第27-33页
 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第27-29页
  (一) 经常项目下的银行结售汇制第27-28页
  (二)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资本项目交易与汇兑仍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第28页
  (三) 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及其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管理第28-29页
  (四)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的最终控制者第29页
 二、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作用第29-31页
  (一) 稳定的汇率制度是保持地区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第29页
  (二) 维持盯住汇率制有利于香港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第29-30页
  (三) 盯住汇率制度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和国内物价稳定第30-31页
 三、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第31-33页
  (一) 外汇市场难以发挥市场决定汇率、市场调节汇率的作用第31-32页
  (二) 现行汇率管理制度导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经常冲突第32-33页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风险分析第33-46页
 一、“两极论”、盯住一揽子货币制度、目标区汇率制度的风险分析第33-35页
  (一) “两极论”的风险分析第33页
  (二) 盯住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的风险分析第33-34页
  (三) 对于目标区汇率制度的风险分析第34-35页
 二、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第35-37页
  (一) 增加市场交易主体第35页
  (二) 推进我国经常项目结售汇制的改革第35-36页
  (三) 放宽汇率波动幅度限制第36页
  (四) 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第36-37页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风险分析第37-46页
  (一)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37-42页
  (二)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的风险分析第42-44页
  (三)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的风险评价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成熟人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受精及胚胎移植研究
下一篇:中学环境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