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黄牛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与保护策略
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生物种质资源 | 第8-10页 |
1.1.1 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第8页 |
1.1.2 畜禽种质资源的价值 | 第8页 |
1.1.3 畜禽种质资源状况及思考 | 第8-10页 |
1.1.3.1 畜禽种质资源的危机 | 第8-9页 |
1.1.3.2 我国畜禽种质资源危机的不良后果 | 第9页 |
1.1.3.3 畜禽品种保护的意义 | 第9-10页 |
1.1.4 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 | 第10页 |
1.2 家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4 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5 南阳牛种质资源 | 第15-16页 |
1.5.1 南阳牛生态地理分布及特征 | 第15页 |
1.5.2 南阳牛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引言 | 第17-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19-20页 |
3.2.1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3.2.3 引物序列 | 第19-20页 |
3.3 方法 | 第20-24页 |
3.3.1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3.3.1.1 毛色外型标记 | 第20页 |
3.3.1.2 RAPD标记 | 第20页 |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及质量检测 | 第20-21页 |
3.3.3 最适扩增条件的建立 | 第21-22页 |
3.3.3.1 反应体系 | 第21-22页 |
3.3.3.2 反应参数 | 第22页 |
3.3.3.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2页 |
3.3.4 聚类分析 | 第22-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38页 |
4.1 形态特征观查结果 | 第24页 |
4.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4-29页 |
4.3 基因组DNA扩增 | 第29-31页 |
4.4 聚类分析 | 第31-35页 |
4.5 保护策略 | 第35-3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8-41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1.1 形态特征观察 | 第38页 |
5.1.2 DNA检测与RAPD扩增 | 第38页 |
5.1.3 聚类分析 | 第38页 |
5.1.4 保护策略 | 第38-39页 |
5.2 讨论 | 第39-41页 |
5.2.1 调查结果讨论 | 第39页 |
5.2.2 保护策略讨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英文摘要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