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法粗液脱硅新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脱硅过程热力学 | 第13-17页 |
·基于生成钠硅渣的脱硅过程热力学 | 第13-15页 |
·形成钠硅渣时铝酸钠溶液中SiO_2的平衡浓度 | 第15-17页 |
·脱硅过程动力学 | 第17-24页 |
·常压脱硅动力学 | 第17-19页 |
·低温脱硅的经验公式 | 第19-21页 |
·形成水化石榴石系固溶体的深度脱硅动力学研究 | 第21页 |
·以水合碳铝酸钙为添加剂的超深度脱硅动力学研究 | 第21-22页 |
·不同粉体作晶种的脱硅效率 | 第22页 |
·晶种的循环应用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24-27页 |
·基于生成钠硅渣的一段常压脱硅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扩大试验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试验装置 | 第24-25页 |
·种子活化一段常压脱硅 | 第25-26页 |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钠硅渣分离加石灰二段常压脱硅新工艺 | 第26-27页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基于生成钠硅渣的一段常压脱硅 | 第27-30页 |
·晶种添加量与脱硅深度的关系 | 第27-28页 |
·脱硅原液Al_2O_3浓度对脱硅的影响 | 第28-29页 |
·常压脱硅产物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 第29页 |
·常压脱硅产物的沉降性能与晶种添加量的关系 | 第29-30页 |
·扩大试验研究 | 第30-31页 |
·种子活化一段常压脱硅 | 第31-34页 |
·试验结果 | 第31-33页 |
·结果讨论 | 第33-34页 |
·晶种循环一段常压脱硅 | 第34-35页 |
·脱硅条件及结果 | 第34页 |
·晶种循环脱硅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钠硅渣分离加石灰二段常压脱硅新工艺 | 第35-49页 |
·石灰添加量的影响 | 第35页 |
·脱硅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36页 |
·一次精液SiO_2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精液Al_2O_3浓度的影响 | 第37页 |
·一次精液Nc浓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一次精液浮游物含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一段常压脱硅新工艺机理分析 | 第42页 |
·二段常压脱硅新工艺机理分析 | 第42-49页 |
第四章 采用一段常压脱硅生产种分精液试验 | 第49-54页 |
·实验室试验 | 第49-51页 |
·强化预脱硅的实验室试验: | 第49-51页 |
·提高种子活性试验 | 第51页 |
·工业试验 | 第51-53页 |
·试验流程 | 第52页 |
·试验控制条件 | 第52-53页 |
·2004年常压脱硅生产运行数据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工业应用前后的经济分析 | 第54-56页 |
·工业生产流程图 | 第54-55页 |
·改进后工艺技术条件 | 第55页 |
·一段常压脱硅工艺技术条件 | 第55页 |
·二段常压脱硅工艺技术条件 | 第55页 |
·经济效益预计 | 第55-56页 |
·一段加压脱硅改为常压脱硅带来的效益 | 第55页 |
·二段常压脱硅带来的效益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