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分析判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1 绪论 | 第1-11页 |
·前言 | 第7页 |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煤自燃学说 | 第7-8页 |
·煤氧复合学说 | 第8页 |
·煤自燃预测理论及技术 | 第8-9页 |
·采空区“三带”划分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 综放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理论 | 第11-19页 |
·综放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特点 | 第11页 |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 | 第11-17页 |
·采空区实测参数 | 第11-12页 |
·采空区浮煤自燃极限参数 | 第12-15页 |
·采空区三带范围划分指标 | 第15-16页 |
·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条件 | 第16-17页 |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和步骤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3 煤自燃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 | 第19-37页 |
·煤样粒度与耗氧速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 第19-22页 |
·耗氧速度研究实验 | 第19-20页 |
·实验结论和分析研究 | 第20-22页 |
·煤自燃耗氧速度与放热强度的实验研究 | 第22-35页 |
·煤样自然发火实验 | 第22-25页 |
·煤自燃特性参数的测定及分析 | 第25-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采空区危险区域分析判定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第37-48页 |
·需求分析 | 第37页 |
·整体构架 | 第37-38页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38-39页 |
·原始数据模块 | 第38页 |
·分析判定模块 | 第38-39页 |
·图形输出模块 | 第39页 |
·人机界面模块 | 第39页 |
·开发平台简介 | 第39-40页 |
·程序设计 | 第40-47页 |
·分析判定软件整体框架的VB 实现 | 第40-41页 |
·分析判定软件各功能模块的VB 实现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采空区危险区域分析判定软件的实例应用 | 第48-60页 |
·鹤壁三矿3006 综放面概况 | 第48页 |
·鹤壁三矿3006 综放面现场观测 | 第48-52页 |
·观测参数及仪器、仪表 | 第48-49页 |
·采空区埋管布置 | 第49-50页 |
·采空区现场观测 | 第50-52页 |
·分析判定软件的应用 | 第52-59页 |
·建立项目 | 第52-53页 |
·选取模型 | 第53-54页 |
·数据录入 | 第54-55页 |
·分析判定 | 第55-59页 |
·现场应用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