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独立担保概述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独立担保的起源 | 第10-13页 |
一、传统担保的价值缺陷 | 第10-11页 |
二、独立担保产生的缘由 | 第11-13页 |
三、独立担保的国际立法 | 第13页 |
第二节 独立担保的内涵及实际应用 | 第13-18页 |
一、独立担保定义研究及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 第13-16页 |
二、独立担保的功能研究 | 第16-17页 |
三、独立担保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类型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独立担保的法律关系研究 | 第18-20页 |
一、一般独立担保的法律关系 | 第18-19页 |
二、特殊独立担保的法律关系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独立担保的内在价值机制研究 | 第20-28页 |
第一节 独立抽象性原则概述 | 第20-27页 |
一、独立抽象性原则的渊源及相关案例 | 第20-21页 |
二、对独立担保的独立抽象性原则的分析 | 第21-23页 |
三、对独立担保中反担保的独立抽象性的分析 | 第23-25页 |
四、西方国家法律对独立担保独立抽象性原则的观点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独立担保中的风险分配机制 | 第27-28页 |
一、受益人的风险发生转移——“先付款,后争议”原则 | 第27-28页 |
二、银行作为担保人的风险分析 | 第28页 |
第三章 独立担保的欺诈例外研究 | 第28-38页 |
第一节 独立担保欺诈例外概述 | 第28-33页 |
一、独立担保欺诈例外的概念 | 第28-29页 |
二、西方国家法律对独立担保欺诈例外的观点 | 第29-33页 |
第二节 独立担保欺诈例外的情形分析 | 第33-36页 |
一、基础合同无效 | 第33页 |
二、基础合同已履行完毕或受益人不适当履行其合同义务 | 第33-34页 |
三、索款要求不适当 | 第34页 |
四、受益人出具单据系伪造或欺诈性 | 第34页 |
五、不可抗力 | 第34-35页 |
六、违反所在国的法律规定或公共秩序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独立抽象性原则与欺诈例外的辩证关系 | 第36-38页 |
一、独立抽象性原则是独立担保的根本属性和价值体现 | 第36页 |
二、欺诈例外处于次要的地位 | 第36-37页 |
三、两者之间辩证关系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的独立担保司法实践与立法建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对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现状的分析 | 第38-42页 |
一、我国独立担保司法实践概述 | 第38-40页 |
二、我国独立担保司法实践中的弊端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对独立担保法律制度框架的建议 | 第42-46页 |
一、独立担保的含义及主体 | 第43-44页 |
二、独立担保合同的订立、变更、转让 | 第44页 |
三、索款权利的请求、消灭 | 第44-45页 |
四、独立担保人对欺诈例外的抗辩事由 | 第45页 |
五、止付令制度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