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菌聚氨酯材料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2.1 生物材料发展概括 | 第10-11页 |
1.2.2 抗菌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3 抗菌生物材料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2.4 抗菌生物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2.4.1 抗粘附型抗菌材料 | 第14页 |
1.2.4.2 杀菌型抗菌材料 | 第14-18页 |
1.2.5 抗菌生物材料展望 | 第18页 |
1.3 一种优良的高分子生物材料一聚氨酯 | 第18-19页 |
1.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试验设计方案 | 第19-23页 |
1.4.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1.4.2 本论文的实验设计方案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新型抗菌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3-43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主要原材料及试剂 | 第24-25页 |
2.2.2 封端聚氨酯的合成 | 第25页 |
2.2.3 季铵化反应 | 第25-26页 |
2.2.4 成膜 | 第26页 |
2.3 材料结构表征 | 第26页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6页 |
2.3.2 核磁共振谱图 | 第26页 |
2.3.3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 | 第26页 |
2.3.4 示差量热扫描 | 第26页 |
2.4 材料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2.4.1 力学性能 | 第26-27页 |
2.4.2 材料的硬度 | 第27页 |
2.4.3 水接触角试验 | 第27页 |
2.4.4 吸水率测试 | 第27-28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8-42页 |
2.5.1 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 | 第28-33页 |
2.5.2 核磁共振谱图 | 第33-35页 |
2.5.3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 | 第35-36页 |
2.5.4 示差扫描量热 | 第36-38页 |
2.5.5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2.5.6 水接触角分析 | 第39-41页 |
2.5.7 吸水率测试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 | 第43-53页 |
3.1 前言 | 第43-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3.2.1 抗细菌粘附—振荡烧瓶试验 | 第46页 |
3.2.2 抗菌—膜片表面接种培养法 | 第46页 |
3.2.3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声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