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气照明论文--附件论文--镇流器论文

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44页
 1.1 概述第16-21页
  1.1.1 光源的发展历史第16-18页
  1.1.2 气体放电灯的基本特性第18-21页
 1.2 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意义第21-23页
  1.2.1 镇流器的基本作用第21页
  1.2.2 电子镇流器的研究意义第21-23页
 1.3 电子镇流器技术回顾第23-34页
  1.3.1 气体放电灯的动态模型研究第23-25页
  1.3.2 气体放电灯小信号模型第25-29页
  1.3.3 谐振变换器的研究第29-31页
  1.3.4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第31-34页
 1.4 电子镇流器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第34-40页
  1.4.1 电子镇流器自适应控制以及与灯匹配性的研究第34-36页
  1.4.2 数字照明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研究第36-38页
  1.4.3 新光源电子镇流器的研究第38-40页
 1.5 电子镇流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40-41页
 1.6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本文完成的工作第41-44页
  1.6.1 本文的选题背景第41-42页
  1.6.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42-44页
第2章 自驱动电子镇流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第44-64页
 2.1 简介第44页
 2.2 自驱动控制的基本拓扑第44-46页
  2.2.1 谐振电流反馈自驱动电子镇流器第45页
  2.2.2 谐振电压反馈自驱动电子镇流器第45-46页
 2.3 自驱动串联谐振电路的频域分析方法第46-52页
  2.3.1 基波等效法第47-48页
  2.3.2 描述函数分析法第48-50页
  2.3.3 基于频域的Tsypkin轨迹法第50-52页
 2.4 D类谐振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和时域解析分析第52-56页
 2.5 MOSFET输入电容对自驱动电路的影响第56-60页
 2.6 自驱动分析总结和实验结果第60-63页
 2.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3章 普通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第64-92页
 3.1 研究背景-普通金属卤化物灯的基本特性第64-66页
 3.2 普通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的基本功能第66-67页
 3.3 普通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的拓扑第67-73页
  3.3.1 传统的三级拓扑第67-68页
  3.3.2 基本的两级式拓扑结构第68-69页
  3.3.3 DBDB型拓扑分析第69-73页
 3.4 启动过程和稳态的控制技术第73-76页
  3.4.1 启动前恒压控制及空载电压的约束条件第73-75页
  3.4.2 启动过程中的恒流控制和稳态恒功率控制第75-76页
 3.5 Ignitor波形及其电路的研究第76-85页
  3.5.1 脉冲式ignitor电路的两种工作模式的研究第77-82页
  3.5.2 仿真结果分析第82-85页
 3.6 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第85-90页
  3.6.1 参数设计及其结果第85-86页
  3.6.2 实验验结果分析第86-87页
  3.6.3 Ignitor与灯启动的实验波形第87-90页
 3.7 小结第90-92页
第4章 汽车前照班 HID灯特性及其电子镇流器关键技术第92-118页
 4.1 研究背景第92-94页
 4.2 氙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基本功能第94-97页
 4.3 直流/直流变换器拓扑的研究第97-102页
  4.3.1 直流/直流变换器基本拓扑第97-98页
  4.3.2 反激式变换器及其改进拓扑第98-100页
  4.3.3 正激式变换器与反激式变换器的对比分析第100-102页
 4.4 氙金属卤化物灯金属的损失及其抑制技术第102-107页
  4.4.1 灯罩与电源地具有相同的电位第104-106页
  4.4.2 灯罩与电源地的电位不相同第106-107页
 4.5 HID灯全桥逆变切换 Re-ignition条件分析第107-113页
  4.5.1 全桥开关切换理想工作第108-110页
  4.5.2 全桥开关切换死区对灯电流的影响第110-112页
  4.5.3 改进的若干种方法第112-113页
 4.6 电流辅助回路对灯启动的影响第113-115页
 4.7 直流工作对灯启动的作用第115-117页
 4.8 小结第117-118页
第5章 汽车前照 HID灯电子镇流器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第118-152页
 5.1 系统的构成和主电路的设计第118-125页
  5.1.1 系统的构成与电子镇流器的主要设计规格第118-119页
  5.1.2 主电路的设计第119-123页
  5.1.3 主电路的损耗估计第123-125页
 5.2 系统控制的设计和比较第125-142页
  5.2.1 传统 PWM控制器实现方法及其特性分析第125-131页
  5.2.2 采用 UCC2305实现方法及其特性分析第131-136页
  5.2.3 数模混合控制实现及其特性分析第136-142页
 5.3 灯启动特性的实验分析第142-149页
  5.3.1 反激变换器输出电容对灯启动的影响的实验波形第142-144页
  5.3.2 电流辅助回路(RCD)对灯启动的影响的实验波形第144-146页
  5.3.3 直流工作对灯启动影响的实验波形第146-148页
  5.3.4 冷热启动的对比第148-149页
 5.4 稳态特性的实验分析第149-150页
 5.5 小结第150-152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152-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公藤红素对Th1/Th2模式调节的研究
下一篇:X波段低磁场高效率返波振荡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