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厌氧—好氧SBR中颗粒污泥胞内储存及脱氮除磷特性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6页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第9-13页
     ·生物聚集体的形态结构第9页
     ·颗粒污泥技术第9-11页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应用前景第11-13页
   ·胞内储存物质理论第13-15页
     ·胞内储存物质种类第13页
     ·储存能力的产生第13-14页
     ·储存过程中的能量来源第14-15页
   ·胞外聚合物理论第15-17页
     ·EPS 的化学成分及来源第15页
     ·影响污泥 EPS 含量的因素第15-16页
     ·EPS 对于污泥性状的影响第16-17页
   ·新型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第17-21页
     ·同步硝化反硝化第17-19页
     ·反硝化除磷第19-21页
   ·本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1-26页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21-2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特性第26-56页
   ·引言第26-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第27-28页
     ·接种污泥与进水水质第28-29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29-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54页
     ·颗粒污泥形成及颗粒污泥稳定性第31-34页
     ·接种污泥与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生化特性第34-41页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第41-50页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第50-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厌氧-好氧 SBR 中聚糖菌颗粒污泥有机物吸收及胞内储存特性第56-87页
   ·引言第56-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第57页
     ·进水水质第57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85页
     ·三种基质有机物吸收及胞内储存特性第58-64页
     ·能量来源第64-75页
     ·基质种类对于有机物吸收及胞内储存的影响第75-77页
     ·胞内糖原水平对于厌氧有机物吸收的影响第77-79页
     ·聚糖菌颗粒污泥厌氧吸收有机物机理第79-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四章 聚糖菌颗粒污泥基于胞内储存物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第87-101页
   ·引言第87-88页
   ·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第88-89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9页
     ·聚糖菌颗粒污泥的富集第89-90页
     ·聚糖菌颗粒污泥缺氧反硝化能力第90-93页
     ·聚糖菌颗粒污泥好氧反硝化能力第93-96页
     ·不同碳氮比下聚糖菌颗粒污泥 SND 能力第96-98页
     ·聚糖菌颗粒污泥基于胞内储存物质的SND 特点第98-99页
   ·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颗粒污泥基于胞内储存物质的同步脱氮除磷第101-115页
   ·引言第101-102页
   ·材料与方法第102-103页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第102页
     ·进水水质第102-103页
     ·分析测定方法第103页
   ·结果与讨论第103-114页
     ·接种污泥基本特性第103-104页
     ·同步脱氮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第104-110页
     ·同步脱氮除磷污泥脱氮特性第110-112页
     ·同步脱氮除磷污泥除磷特性第112-113页
     ·颗粒污泥基于胞内储存物质的同步脱氮除磷特征第113-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第115-119页
   ·结论第115-118页
   ·创新点第118页
   ·建议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永远的警示--人的异化在《美妙的新世界》和《一九八四》中的体现
下一篇:电子商务中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