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1 章 偿付能力监管内涵及寿险公司经营特点 | 第9-17页 |
·偿付能力监管内涵 | 第9-10页 |
·偿付能力的概念 | 第9页 |
·偿付能力监管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寿险公司经营特点 | 第10-17页 |
·寿险公司经营共性 | 第10-11页 |
·中国寿险公司经营特点 | 第11-17页 |
第2 章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分析 | 第17-23页 |
·偿付能力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18页 |
·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分析 | 第18-23页 |
·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分析的概念 | 第18页 |
·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分析 | 第18-21页 |
·建议 | 第21-23页 |
第3 章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7页 |
·寿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计提与偿付能力风险 | 第23-29页 |
·寿险产品定价与偿付能力风险 | 第23-27页 |
·准备金提取与偿付能力风险 | 第27-29页 |
·影响偿付能力的其他风险因素 | 第29-37页 |
·业务增长速度,即保费规模的扩张速度 | 第29-30页 |
·投资收益表现 | 第30页 |
·再保险安排 | 第30-31页 |
·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 第31-32页 |
·保费实现过程的精算属性影响偿付能力 | 第32-34页 |
·寿险公司资本结构 | 第34-37页 |
第4 章 国内外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现状 | 第37-47页 |
·国外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方法现状 | 第37-42页 |
·美国偿付能力监管方法 | 第37-41页 |
·加拿大偿付能力监管方法 | 第41-42页 |
·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现状 | 第42-44页 |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的建立 | 第42-43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现状 | 第43-44页 |
·国外监管方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4-47页 |
·考虑引入动态偿付能力测试方法(DST) | 第45页 |
·引入风险资本法( 我国正着手制定RBc) | 第45-47页 |
第5 章 中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实证分析 | 第47-60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评价方法 | 第47页 |
·指标设计 | 第47-50页 |
·偿付能力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47-48页 |
·偿付能力具体指标 | 第48-50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实证分析 | 第50-58页 |
·偿付能力监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研究 | 第50-51页 |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综合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 第51-58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