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

第一章 绪  论第1-18页
 1 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第10-14页
   ·国外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第10-12页
   ·国内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第12-14页
 2 选题背景第14-15页
 3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4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边缘型旅游地的概念与理论研究第18-31页
 1 核心-边缘理论机理第18-19页
 2 边缘型旅游地的内涵第19-20页
 3 边缘型旅游地的类型第20-22页
   ·按空间尺度划分第20-22页
   ·按资源赋存划分第22页
 4 边缘型旅游地的基本特性第22-24页
   ·旅游资源特性第22-23页
   ·旅游交通特性第23页
   ·旅游认知特性第23页
   ·社会经济特性第23-24页
 5 边缘型旅游地的发展演替模式第24-26页
   ·极化效应下的逆向演替第24-25页
   ·扩散效应下的顺向演替第25-26页
   ·关联效应第26页
 6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战略第26-31页
   ·产品开发战略第26-27页
   ·形象驱动战略第27-29页
   ·区域联动战略第29-30页
   ·政府主导战略第30-31页
第三章 实证研究--以宣城市旅游发展为例第31-52页
 1 概况第31-32页
 2 宣城市旅游业边缘性因子分析第32-39页
   ·经济发展水平边缘性因子第32-33页
   ·旅游资源边缘性因子第33-35页
   ·旅游经济边缘性因子第35-36页
   ·旅游交通边缘性因子第36-38页
   ·旅游品牌边缘性因子第38-39页
 3 宣城市旅游业边缘效应的作用结果分析第39-42页
   ·正面作用第40-41页
   ·负面作用第41-42页
   ·结论第42页
 4 宣城市旅游业深度开发的对策思考第42-52页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第42-45页
   ·旅游地形象策划研究第45-48页
   ·旅游地客源市场深度开发研究第48-49页
   ·旅游地区域整合的深度开发研究第49-50页
   ·旅游管理深度开发研究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2-55页
 1 主要结论第52-53页
   ·边缘型旅游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区域类型第52页
   ·边缘型旅游地可以从空间尺度和资源赋存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第52页
   ·旅游资源是决定边缘型旅游地性质和程度的关键因子第52-53页
   ·顺向和逆向演替是边缘型旅游地两种不同的动态演替模式第53页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应走产品特色化、形象驱动化、区域联动化和政府主导化相结合的道路第53页
 2 有待完善的工作第53-55页
   ·关于边缘型旅游地的概念与概念体系第53-54页
   ·关于边缘型旅游地边缘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    谢第58-59页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及邻近地区蛇足石杉种内变异式样及其与石杉碱甲含量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甲亢~(131)I治疗前后骨密度(BMD)值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