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1-18页 |
1 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边缘型旅游地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边缘型旅游地的概念与理论研究 | 第18-31页 |
1 核心-边缘理论机理 | 第18-19页 |
2 边缘型旅游地的内涵 | 第19-20页 |
3 边缘型旅游地的类型 | 第20-22页 |
·按空间尺度划分 | 第20-22页 |
·按资源赋存划分 | 第22页 |
4 边缘型旅游地的基本特性 | 第22-24页 |
·旅游资源特性 | 第22-23页 |
·旅游交通特性 | 第23页 |
·旅游认知特性 | 第23页 |
·社会经济特性 | 第23-24页 |
5 边缘型旅游地的发展演替模式 | 第24-26页 |
·极化效应下的逆向演替 | 第24-25页 |
·扩散效应下的顺向演替 | 第25-26页 |
·关联效应 | 第26页 |
6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战略 | 第26-31页 |
·产品开发战略 | 第26-27页 |
·形象驱动战略 | 第27-29页 |
·区域联动战略 | 第29-30页 |
·政府主导战略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证研究--以宣城市旅游发展为例 | 第31-52页 |
1 概况 | 第31-32页 |
2 宣城市旅游业边缘性因子分析 | 第32-39页 |
·经济发展水平边缘性因子 | 第32-33页 |
·旅游资源边缘性因子 | 第33-35页 |
·旅游经济边缘性因子 | 第35-36页 |
·旅游交通边缘性因子 | 第36-38页 |
·旅游品牌边缘性因子 | 第38-39页 |
3 宣城市旅游业边缘效应的作用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正面作用 | 第40-41页 |
·负面作用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页 |
4 宣城市旅游业深度开发的对策思考 | 第42-52页 |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 第42-45页 |
·旅游地形象策划研究 | 第45-48页 |
·旅游地客源市场深度开发研究 | 第48-49页 |
·旅游地区域整合的深度开发研究 | 第49-50页 |
·旅游管理深度开发研究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边缘型旅游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区域类型 | 第52页 |
·边缘型旅游地可以从空间尺度和资源赋存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 第52页 |
·旅游资源是决定边缘型旅游地性质和程度的关键因子 | 第52-53页 |
·顺向和逆向演替是边缘型旅游地两种不同的动态演替模式 | 第53页 |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应走产品特色化、形象驱动化、区域联动化和政府主导化相结合的道路 | 第53页 |
2 有待完善的工作 | 第53-55页 |
·关于边缘型旅游地的概念与概念体系 | 第53-54页 |
·关于边缘型旅游地边缘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 谢 | 第58-59页 |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