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研究 | 第1-56页 |
·引言 | 第8-13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意义 | 第8-10页 |
·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 | 第10-1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论 | 第13-20页 |
·高校后勤的概念和内容 | 第13-14页 |
·国外高校后勤保障概况 | 第14-15页 |
·传统体制下的我国高校后勤 | 第15-18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 第19-20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分析 | 第20-29页 |
·高校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 | 第20页 |
·上海高校模式 | 第20-23页 |
·武汉大学模式 | 第23-26页 |
·西安交大模式 | 第26-29页 |
·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的选择性研究 | 第29-39页 |
·清华大学后勤体制模式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三种模式的特点概述 | 第32-33页 |
·选用上海模式的可行性 | 第33-35页 |
·选用武汉大学模式的可行性 | 第35-37页 |
·选用西安交大模式的可行性 | 第37-39页 |
·探讨有清华特色的后勤社会化体制模式 | 第39-44页 |
·清华模式 | 第39-40页 |
·清华模式的优点 | 第40页 |
·清华模式的实施建议 | 第40-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附录1 | 第45-50页 |
附录2 | 第50-52页 |
访谈纪要1 | 第52-54页 |
访谈纪要2 | 第54-56页 |
第二篇 A铝业公司经济分析 | 第56-73页 |
·背景分析 | 第56-60页 |
·铝业产业链及其应用领域 | 第56-57页 |
·铝消费市场需求概述 | 第57-58页 |
·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 | 第58-59页 |
·A铝业公司背景 | 第59-60页 |
·市场环境 | 第60-65页 |
·国际主要消费国的需求形势 | 第60-61页 |
·我国国内的需求形势 | 第61-63页 |
·国际市场的供给形势 | 第63-64页 |
·我国国内的供给形势 | 第64-65页 |
·价格与成本分析 | 第65-72页 |
·价格分析 | 第65-66页 |
·成本结构 | 第66-67页 |
·边际成本的估计 | 第67-69页 |
·产量决策分析 | 第69-70页 |
·综合分析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基本结论 | 第72页 |
·新生产线上马的必要性 | 第72-73页 |
第三篇 A公司油气混输泵年度营销方案 | 第73-94页 |
·营销方案概要 | 第73-74页 |
·A公司介绍 | 第73页 |
·产品介绍 | 第73-74页 |
·营销目标 | 第74页 |
·营销机会分析 | 第74-85页 |
·外部市场分析 | 第74-80页 |
·A公司现状分析 | 第80-83页 |
·竞争者分析 | 第83-85页 |
·SWOT分析 | 第85-89页 |
·石油机械行业中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 | 第85-87页 |
·A公司油气混输泵SWOT分析 | 第87-89页 |
·营销目标 | 第89-91页 |
·年度营销目标 | 第89-90页 |
·营销目标的月度分解 | 第90页 |
·营销目标的地区分解 | 第90-91页 |
·营销策略 | 第91-94页 |
·产品策略 | 第92页 |
·价格策略 | 第92页 |
·渠道策略 | 第92-93页 |
·促销策略 | 第93-94页 |
第四篇 清华大学修缮中心旧车库改造项目财务分析报告 | 第94-114页 |
·项目背景 | 第94-97页 |
·清华园概述 | 第94页 |
·清华后勤概述 | 第94-96页 |
·清华大学修缮中心概述 | 第96页 |
·投资背景 | 第96-97页 |
·投资水厂项目分析 | 第97-105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97-99页 |
·建立财务模型 | 第99-104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投资快餐店项目分析 | 第105-112页 |
·建立财务模型 | 第106-107页 |
·计算贴现率 | 第107页 |
·现金流预测依据 | 第107-109页 |
·计算净现值 | 第109-111页 |
·可行性结论 | 第111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致 谢 | 第116-117页 |
个人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