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民币汇率水平争论的原因分析 | 第1-34页 |
第1章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历史发展 | 第7页 |
第2章 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人民币贬值论 | 第7-9页 |
·“人民币贬值论”的主要鼓吹者 | 第7-8页 |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的主要理由 | 第8-9页 |
·亚洲危机对西方的影响是利多于弊 | 第9页 |
第3章 近两年的人民币升值论 | 第9-16页 |
·人民币升值论的由来 | 第9-10页 |
·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图 | 第10-13页 |
·在美国“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推动者及其论点 | 第10-11页 |
·美国政府鼓吹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 | 第11-12页 |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 | 第12-13页 |
·日本鼓吹人民币升值的用意 | 第13-15页 |
·“人民币升值论” 在日本的主要推动者 | 第13-14页 |
·人民币升值无助于日本经济 | 第14页 |
·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实意图 | 第14-15页 |
·其他相关方面的反应 | 第15-16页 |
第4章 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讨论 | 第16-24页 |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 第16-18页 |
·国际收支状况 | 第16页 |
·经济增长率 | 第16-17页 |
·通货膨胀率 | 第17页 |
·利率水平 | 第17页 |
·市场因素 | 第17页 |
·中央银行的干预 | 第17-18页 |
·宏观经济政策 | 第18页 |
·最近三年人民币对美圆的实际汇率趋势 | 第18-20页 |
·对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若干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20-24页 |
·回归模型 | 第20-21页 |
·验证回归结果 | 第21-22页 |
·利用回归结果预测实际汇率 | 第22-24页 |
第5章 坚持稳定的汇率政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 第24-28页 |
·警惕日圆升值对日本经济所产生后果的历史教训 | 第24页 |
·中国政府对汇率制度改革呼声的回应 | 第24-26页 |
·国家利益是决定汇率政策的出发点 | 第26-28页 |
附表 | 第28-34页 |
第二篇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Analysis | 第34-54页 |
I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ilm War | 第34-36页 |
IIThe Film Demand Analysis in China Market | 第36-41页 |
III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y on the Film Industry | 第41-45页 |
IVMarket Structure of Chinese Film Industry | 第45-49页 |
VChallenge to Lucky and the Economic Analysis | 第49-54页 |
第三篇 论电影《英雄》的营销 | 第54-64页 |
第1章 中国电影的发展及《英雄》的问世背景 | 第54-55页 |
第2章 市场定位 | 第55-56页 |
第3章 产品 | 第56-58页 |
第4章 促销 | 第58-60页 |
第5章 定价 | 第60-61页 |
第6章 渠道 | 第61-63页 |
第7章 评价和建议 | 第63-64页 |
第四篇 格林科尔收购ST科龙案例分析 | 第64-107页 |
第1章 背景介绍 | 第64-66页 |
·案例介绍 | 第64-65页 |
·ST科龙公司背景 | 第65-66页 |
第2章 格林科尔收购ST科隆的分析 | 第66-105页 |
·估算ST科龙的资金回报率WACC | 第66-77页 |
·科龙公司未来现金流及现值计算 | 第77-85页 |
·Pro-forma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 第85-89页 |
·价值偏差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 第89-94页 |
·科龙相对格林科尔公司的价值评估 | 第94-103页 |
·实际收购价格与计算价格的比较与分析 | 第103-105页 |
第3章 案例总结及分析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个人简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