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辊液压系统动静态特性的研究和仿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仿真概述 | 第9-11页 |
·板形控制技术与系统仿真 | 第11-12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 | 第12页 |
·课题学术与实用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 | 第13页 |
·整体技术水平 | 第13-14页 |
2 液压弯辊系统总体介绍 | 第14-18页 |
·弯辊系统的分类 | 第14-15页 |
·支承辊弯曲方式 | 第14页 |
·工作辊弯曲方式 | 第14-15页 |
·液压弯辊的控制系统 | 第15-18页 |
·减压阀控制系统 | 第15-16页 |
·伺服阀控制系统 | 第16-18页 |
3 弯辊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 第18-22页 |
·液压系统原理图 | 第18-22页 |
·泵站原理图 | 第18页 |
·泵站原理图分析 | 第18-19页 |
·平衡系统原理总图 | 第19页 |
·弯辊系统原理总图 | 第19-20页 |
·平衡和弯辊过程分析 | 第20-22页 |
4 弯辊液压系统静态分析 | 第22-31页 |
·引言 | 第22页 |
·泵的计算 | 第22-23页 |
·压力选择 | 第22页 |
·流量选择 | 第22-23页 |
·计算功率 | 第23页 |
·油管计算 | 第23-24页 |
·管路的材料 | 第23-24页 |
·油管内径与管壁厚 | 第24页 |
·管接头 | 第24页 |
·蓄能器的计算 | 第24-27页 |
·选用蓄能器的目的 | 第24-25页 |
·蓄能器流量计算 | 第25页 |
·蓄能器利用容积ΔV推导 | 第25-26页 |
·蓄能器数目验算 | 第26-27页 |
·伺服阀的选择 | 第27-28页 |
·液压缸-负载的固有频率 | 第28-29页 |
·油箱及循环泵的选择 | 第29-31页 |
·液压油的选用 | 第29-30页 |
·油箱及循环泵的选用 | 第30-31页 |
5 弯辊液压系统的动态仿真 | 第31-54页 |
·液压仿真概述 | 第31页 |
·液压仿真的主要方法 | 第31-32页 |
·传递函数法 | 第31页 |
·状态变量法 | 第31-32页 |
·功率键合图 | 第32页 |
·系统分析 | 第32-34页 |
·系统总体分析 | 第32-33页 |
·系统的简化 | 第33-34页 |
·液压弯辊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 | 第34-37页 |
·电控制网络模型 | 第34页 |
·伺服阀模型 | 第34-35页 |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为: | 第35页 |
·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方程 | 第35-36页 |
·压力传感器 | 第36页 |
·加法器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液压弯辊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 第37-41页 |
·电控制网络模型 | 第37页 |
·伺服阀模型 | 第37-39页 |
·软管模型 | 第39页 |
·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方程模型 | 第39-40页 |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模型 | 第40-41页 |
·传感器模型 | 第41页 |
·加法器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一些参数的确定及说明 | 第41-45页 |
·伺服阀参数的确定 | 第41页 |
·液压缸参数 | 第41页 |
·软管参数 | 第41-42页 |
·负载弹性刚度K | 第42-44页 |
·参数总表 | 第44-45页 |
·仿真过程 | 第45-46页 |
·仿真软件的选用 | 第45页 |
·数学模型在仿真软件上的实现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 | 第46-50页 |
·Bode图 | 第46-47页 |
·根轨迹图 | 第47页 |
·系统来氏(Nyquist)图 | 第47-48页 |
·系统阶跃响应 | 第48页 |
·弯辊位移仿真图 | 第48-49页 |
·弯辊力仿真图 | 第49页 |
·弯辊油压仿真图 | 第49-50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电液伺服阀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评定指标 | 第50-51页 |
·系统的误差分析 | 第51-53页 |
·计算系统稳态误差 | 第51-53页 |
·系统的优化 | 第53-54页 |
·系统元件选择的优化 | 第53-54页 |
6 软件设计思想及软件展示 | 第54-69页 |
·软件设计思想阐述 | 第54-55页 |
·软件基本开发过程简介 | 第54页 |
·软件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 第54-55页 |
·算法介绍 | 第55-58页 |
·波德图的基本算法 | 第55-56页 |
·奈奎斯特图的算法 | 第56-58页 |
·根轨迹图的基本算法 | 第58页 |
·Matlab与VC++的混合编程 | 第58-60页 |
·混合编程的方法 | 第58-59页 |
·Matlab引擎及其接口调用 | 第59-60页 |
·软件特点及功能界面展示 | 第60-69页 |
·软件特点说明 | 第61页 |
·软件安装及系统要求 | 第61-62页 |
·部分功能界面展示 | 第62-69页 |
7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