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特征建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CAD技术发展概述及趋势第9-13页
   ·特征建模技术的发展概述第13-15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特征建模开发理论第18-32页
   ·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第18-22页
     ·特征的定义及分类第18-19页
     ·特征间的关系第19-20页
     ·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第20-22页
   ·基于特征的零件参数化设计第22-25页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第22-23页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第23-25页
   ·特征造型技术第25-26页
   ·面向对象技术第26-27页
   ·工程数据库技术第27-32页
     ·工程数据库概述第27-28页
     ·ODBC数据库技术第28-30页
     ·运用ODBC开发零部件库第30-32页
第三章 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特征建模系统的分析设计第32-41页
   ·系统的软件需求第32-33页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第33-38页
     ·系统开发平台第33-35页
     ·系统开发平台的二次开发工具第35-38页
     ·系统开发环境第38页
   ·系统框架第38-41页
     ·特征建模系统结构第38-39页
     ·系统的模块规划第39-41页
第四章 新型换热设备零部件特征建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第41-68页
   ·基于UG的特征表达与关系研究与实现第41-45页
   ·UG/OPEN API程序的开发第45-49页
     ·在VC++6.0环境中建立UG的二次开发工程第45-48页
     ·UG/OPEN API程序的模式、运行、特点第48-49页
   ·特征库的研究与实现第49-53页
   ·基于UG交互界面的研究与实现第53-57页
     ·基于UG菜单的研究与实现第53-55页
     ·系统对话框的研究与实现第55-57页
   ·基于特征的UG标准零部件库研究与实现第57-68页
     ·零部件库的建立第58-63页
     ·VC++6.0通过ODBC与EXCEL连接实现其数据库功能第63-68页
第五 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对论时间比对理论与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下一篇: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