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过失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监督过失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一、 过失理论的发展 | 第11-13页 |
二、 危惧感说的新定位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监督过失的概念 | 第15-2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二、 监督过失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三、 监督过失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监督过失犯罪成立要件 | 第22-36页 |
第一节 监督过失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22-24页 |
一、 监督者的形式要件 | 第22-23页 |
二、 监督者的实质要件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监督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 | 第24-30页 |
一、 过失构造概说 | 第24-26页 |
二、 监督过失的构造 | 第26-30页 |
第三节 监督过失犯罪中的因果关系 | 第30-33页 |
一、 刑法因果关系概说 | 第30-31页 |
二、 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认定 | 第31-33页 |
第四节 监督过失犯罪中的过失竞合 | 第33-36页 |
一、 过失竞合概说 | 第33-35页 |
二、 监督过失竞合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监督过失的司法实务 | 第36-49页 |
第一节 适用范围 | 第36-44页 |
一、 食品、药品事故 | 第36-38页 |
二、 厂、矿事故 | 第38-40页 |
三、 火灾事故 | 第40-43页 |
四、 医疗事故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监督过失与信赖原则 | 第44-49页 |
一、 信赖原则概述 | 第44-46页 |
二、 监督过失中信赖原则的适用 | 第46-49页 |
余论 监督过失犯罪立法的完善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