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1页 |
·课题来源 | 第7页 |
·背景及其意义 | 第7-11页 |
·传统电信网络现状 | 第8页 |
·电信网络发展的趋势 | 第8-11页 |
2 实现ISDN信令的系统设计 | 第11-18页 |
·系统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 第11页 |
·M100在软交换体系架构中的位置 | 第11-12页 |
·M100媒体网关的设计 | 第12-16页 |
·前台控制设计 | 第13-16页 |
·软交换的ISDN接入适配模块设计 | 第16-18页 |
·ISDN适配器在SS架构中的位置 | 第16-17页 |
·接入方式 | 第17-18页 |
3 ISDN的信令传输机制 | 第18-26页 |
·ISDN简介 | 第18-21页 |
·业务应用 | 第20-21页 |
·ISDN的信道 | 第21-22页 |
·承载信道-B信道 | 第21页 |
·数据信道-D信道 | 第21-22页 |
·用户接口 | 第22-23页 |
·BRI基本速率接口 | 第22页 |
·PRI基群速率接口 | 第22-23页 |
·网络接口 | 第23-25页 |
·用户-网络接口协议结构 | 第25-26页 |
4 前台通讯环境 | 第26-34页 |
·ISDN信令的中继接入 | 第26-28页 |
·LAPD协议 | 第26-27页 |
·信令接入单元 | 第27-28页 |
·主控单元功能模块 | 第28-31页 |
·主控单元的单元结构 | 第28-29页 |
·主控单元的功能结构 | 第29页 |
·主控单元的单板 | 第29-31页 |
·前台数据环境 | 第31-34页 |
·前台IRMX操作调试环境 | 第31页 |
·IUA模块的版本生成 | 第31-33页 |
·M100的启动运行 | 第33-34页 |
5 后台维护环境 | 第34-39页 |
·M100的后台操作维护 | 第34-39页 |
·故障管理 | 第34-35页 |
·数据配置 | 第35-36页 |
·性能统计 | 第36-37页 |
·调试观察 | 第37页 |
·系统维护 | 第37-39页 |
6 软交换的ISDN接入 | 第39-48页 |
·信令接入 | 第39-40页 |
·数据设计 | 第40-43页 |
·ISDN的业务实现 | 第43-48页 |
7 IUA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48-62页 |
·IUA(ISDN USER ADAPTER)协议 | 第48-54页 |
·SIGTRAN协议模型 | 第48页 |
·IUA协议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 | 第48-49页 |
·SCTP作为底层承载的特点 | 第49页 |
·IUA协议中的名次术语 | 第49-50页 |
·AS、ASP、D channeI和IID的关系 | 第50-51页 |
·AS、ASP状态描述 | 第51-52页 |
·IUA的消息类型和结构 | 第52-54页 |
·IUA协议模块总体设计 | 第54-55页 |
·ISDN的接口功能模块 | 第55-57页 |
·功能模块的处理流程 | 第55页 |
·数据库中的D通道配置 | 第55-56页 |
·R04中D信道的数据链路 | 第56页 |
·第二级信令消息的处理 | 第56页 |
·对IUA协议消息的处理 | 第56-57页 |
·AS、ASP状态和SCTP偶联管理功能 | 第57-60页 |
·功能模块的处理流程 | 第57页 |
·SCTP底层承载协议接口 | 第57-58页 |
·数据库 | 第58页 |
·IUA协议跟踪 | 第58-59页 |
·定时器的设定及其超时处理 | 第59页 |
·程序测试 | 第59-60页 |
·协议处理功能模块 | 第60-62页 |
·功能模块的处理流程 | 第60页 |
·SCTP协议消息 | 第60-61页 |
·LAPD协议的ISDN第二级信令 | 第61页 |
·IUA协议消息 | 第61-62页 |
8 系统功能的实现及其组网应用 | 第62-67页 |
·M100媒体网关主要功能特征 | 第62页 |
·IP电话的语音性能 | 第62-63页 |
·业务功能 | 第63-64页 |
·组网应用 | 第64-67页 |
·取代PSTN/ISDN网中的长途局和汇结局 | 第64-65页 |
·取代PSTN/ISDN网中的端局 | 第65页 |
·小区IP电话解决方案 | 第65-67页 |
9 结论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