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5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 | 第16-18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8-32页 |
·碳类负极材料 | 第18-22页 |
·石墨及改性石墨 | 第19页 |
·中间相炭微球 | 第19-20页 |
·碳纳米管 | 第20-21页 |
·石墨烯 | 第21-22页 |
·锡基材料 | 第22-25页 |
·锡的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 | 第22-23页 |
·锡合金 | 第23-24页 |
·锡和锡氧化物/炭复合材料 | 第24-25页 |
·硅基材料 | 第25-28页 |
·单质硅 | 第26页 |
·硅氧化物 | 第26-27页 |
·硅基复合材料 | 第27-28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28-32页 |
·嵌锂型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29-31页 |
·氧化还原型过渡金属氧化物 | 第31-32页 |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 | 第32-33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41页 |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35-36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Fe_2Ti_3O_9固溶体的制备 | 第36-37页 |
·Fe_2Ti_3O_9固溶体的形貌控制 | 第37页 |
·样品形貌和组分的测试与表征 | 第37-3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7页 |
·X 射线衍射 | 第37-38页 |
·样品的化学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 第38-41页 |
·负极片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38-39页 |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9页 |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39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9页 |
·交流阻抗谱图模拟 | 第39-41页 |
第三章 Fe_2Ti_3O_9固溶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1-49页 |
·Fe_2Ti_3O_9固溶体的制备 | 第41-42页 |
·Fe_2Ti_3O_9固溶体的表征 | 第42-44页 |
·Fe_2Ti_3O_9固溶体的电学性能测试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Fe_2Ti_3O_9固溶体的形貌控制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9-87页 |
·Fe_2Ti_3O_9固溶体的形貌控制 | 第49-50页 |
·水热反应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50-69页 |
·200℃-12h 与 200℃12h-400℃2h | 第50-54页 |
·200℃-24h 与 200℃24h-400℃2h | 第54-58页 |
·200℃-36h 与 200℃36h-400℃2h | 第58-62页 |
·200℃-48h 与 200℃48h-400℃2h | 第62-66页 |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水热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69-84页 |
·140℃-48h 与 140℃48h-400℃2h | 第69-73页 |
·160℃-48h 与 160℃48h-400℃2h | 第73-77页 |
·180℃-48h 与 180℃48h-400℃2h | 第77-81页 |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导电剂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4-8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9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99-100页 |
附件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