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监测分析方法论文

基于离子液体的微萃取方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3页
   ·有机磷农药第19-20页
   ·酚类化合物第20-21页
   ·样品前处理方法第21-23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21页
     ·加速溶剂萃取第21-22页
     ·微波辅助萃取第22页
     ·固相萃取第22-23页
   ·液相微萃取技术第23-29页
     ·单滴液相微萃取第23-24页
     ·分散液相微萃取第24-25页
     ·中空纤维膜微萃取第25-29页
       ·两相液相微萃取第26-27页
       ·三相液相微萃取第27-28页
       ·溶剂棒微萃取第28页
       ·动态液相微萃取第28-29页
   ·离子液体简介第29-32页
     ·离子液体的优点第30-31页
     ·离子液体的应用第31-32页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离子液体微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测定土壤中的二嗪磷和甲拌磷第33-49页
   ·仪器与试剂第33-35页
     ·实验仪器第33-34页
     ·实验试剂第34-35页
   ·实验内容第35-36页
     ·土壤基体的制备第35页
     ·实验过程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3页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第36-38页
       ·波长的选择第36-37页
       ·液相条件第37-38页
     ·萃取条件的优化第38-43页
       ·分散剂的选择第38-39页
       ·萃取剂的选择第39-40页
       ·离子液体用量的选择第40页
       ·液固比的选择第40-41页
       ·微波温度的选择第41-42页
       ·微波时间的选择第42-43页
       ·盐效应第43页
   ·方法评价第43-44页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44-46页
     ·土壤样品的测定第44-45页
     ·加标回收率第45页
     ·富集倍数第45-46页
     ·不同萃取方法的比较第46页
   ·结论第46-49页
第三章 基于离子液体的溶剂棒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有机磷农药第49-65页
   ·仪器与试剂第49-51页
     ·实验仪器第49-50页
     ·实验试剂第50-51页
   ·实验材料第51-52页
     ·溶剂棒的制备第51页
     ·工作溶液的配制第51-52页
   ·实验过程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第52-53页
       ·波长的选择第52-53页
       ·液相条件第53页
     ·标准曲线第53-55页
     ·富集倍数第55页
     ·萃取条件的优化第55-61页
       ·离子液体的选择第55-57页
       ·搅拌速率的选择第57-58页
       ·萃取时间的选择第58页
       ·萃取温度的选择第58-59页
       ·pH值的选择第59-60页
       ·盐效应第60-61页
     ·方法评价第61-62页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62-64页
     ·实际水样的测定第62页
     ·加标回收率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第四章 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测定水中有机磷农药的对比第65-69页
   ·仪器与试剂第65-66页
     ·实验仪器第65页
     ·实验试剂第65-66页
   ·液相条件第66页
   ·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第66-67页
     ·溶剂棒微萃取过程第66-67页
     ·中空纤维微萃取过程第67页
     ·单滴液相微萃取过程第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第五章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测定水中的酚类化合物第69-81页
   ·仪器与试剂第69-70页
     ·实验仪器第69-70页
     ·实验试剂第70页
   ·工作溶液的配制第70-71页
   ·实验过程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第71-73页
       ·波长的选择第71-72页
       ·液相条件第72-73页
     ·标准曲线第73-74页
     ·萃取条件的优化第74-79页
       ·萃取剂的选择第74-75页
       ·分散剂的选择第75-76页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第76-77页
       ·分散剂用量的选择第77-78页
       ·pH的选择第78-79页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79-80页
     ·实际水样的测定第79页
     ·加标回收率第79-80页
     ·富集倍数第80页
   ·结论第80-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接收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9-90页
附件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相色谱—紫外—质谱联用技术在土壤和水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及降解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化妆品中合成麝香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