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 引言 | 第14-20页 |
| 第一章 tsFT210细胞活性筛选模型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考查 | 第23-35页 |
| 第一节 发酵培养及活性初筛 | 第23-26页 |
| 第二节 56株活性菌的活性复筛 | 第26-32页 |
| 第三节 18522号和YN17707号菌株发酵条件的考查 | 第32-34页 |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黄直丝链霉菌18522生产的新细胞周期抑制剂 | 第35-66页 |
| 第一节 菌种鉴定 | 第35-37页 |
| 第二节 菌种发酵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 | 第37-40页 |
| 第三节 结构解析 | 第40-50页 |
| 第四节 化合物抗癌活性 | 第50-64页 |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假轮枝链霉菌YN17707生产的新细胞周期抑制剂 | 第66-101页 |
| 第一节 菌种鉴定,发酵培养及活性部位的制备 | 第66-67页 |
| 第二节 活性化合物的跟踪分离 | 第67-69页 |
| 第三节 结构解析 | 第69-86页 |
| 第四节 化合物抗癌活性 | 第86-99页 |
|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 第99-101页 |
| 结论 | 第101-103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个人简历和近期工作业绩 | 第109-112页 |
| 新化合物图谱 | 第112-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