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OFDM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 ·OFDM技术的发展 | 第7-8页 |
| ·论文研究范围和内容安排 | 第8-9页 |
| 第二章 OFDM技术 | 第9-22页 |
| ·无线信道的预备知识 | 第9-12页 |
| ·多径信道的描述 | 第10-11页 |
| ·衰落的类型 | 第11-12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OFDM的数学表示 | 第13-14页 |
| ·OFDM的系统分析 | 第14-22页 |
| ·OFDM的子载波 | 第14-17页 |
|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 第17-18页 |
| ·OFDM的系统结构 | 第18-19页 |
| ·OFDM的性能 | 第19-21页 |
| ·OFDM的主要缺点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降低OFDM信号峰平比的技术 | 第22-38页 |
| ·信号的峰平比 | 第22-26页 |
| ·峰平比的定义 | 第22-23页 |
| ·峰平比的测量 | 第23-26页 |
| ·传统测量方法 | 第23-24页 |
| ·统计测量方法 | 第24页 |
| ·利用CCDF曲线描述信号的峰平比 | 第24-26页 |
| ·信号峰平比对系统设计的影响 | 第26页 |
| ·降低信号峰平比的技术 | 第26-38页 |
| ·信号预畸变 | 第27-28页 |
| ·常见的预畸变方法 | 第27页 |
| ·信号压缩 | 第27-28页 |
| ·校正OFDM信号 | 第28-29页 |
| ·剪切 | 第28页 |
| ·峰值加窗 | 第28页 |
| ·峰值消除 | 第28-29页 |
| ·冗余技术 | 第29-31页 |
| ·编码技术 | 第29页 |
| ·扰码技术 | 第29-30页 |
| ·使用虚载波 | 第30-31页 |
| ·算法分析 | 第31-38页 |
| ·算法描述 | 第31-35页 |
| ·性能分析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OFDM的同步技术 | 第38-50页 |
| ·非同步问题的分析 | 第38-41页 |
| ·符号定时偏差 | 第39-40页 |
| ·载波频率偏移 | 第40-41页 |
| ·OFDM系统中的同步技术 | 第41-43页 |
| ·基于数据符号的同步算法 | 第42-43页 |
| ·非基于数据符号的同步算法 | 第43页 |
| ·基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 第43-50页 |
| ·OFDM系统模型 | 第43-44页 |
| ·最大似然同步 | 第44-46页 |
| ·同步算法 | 第46页 |
| ·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 ·算法改进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OFDM调制器实现 | 第50-57页 |
| ·硬件系统 | 第50-54页 |
| ·硬件描述 | 第50-52页 |
| ·调制器的结构 | 第52-54页 |
| ·软件设计 | 第54-57页 |
| ·调制器的软件设置 | 第54页 |
| ·DSP中的FFT算法分析 | 第54-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