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空腹网壳结构的静、动力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空腹网壳结构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 ·空腹网壳结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在ANSYS中的参数化建模 | 第15-29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ANSYS建模基础知识 | 第15-22页 | 
| ·坐标系统 | 第15-16页 | 
| ·建模基本命令 | 第16-17页 | 
| ·APDL语言知识 | 第17-19页 | 
| ·APDL创建对话框 | 第19-20页 | 
| ·APDL格式标准(建议) | 第20-22页 | 
| ·在ANSYS中用APDL建立模型 | 第22-28页 | 
| ·基本思路 | 第22页 | 
| ·圆形底面正交网格球面壳(间接法) | 第22-26页 | 
| ·李维型单层网壳(直接法) | 第26-28页 | 
| ·正交空腹网壳(间接法+直接法)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的静力性能研究 | 第29-51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 ·结构模型 | 第30-33页 | 
| ·空腹网壳结构分类 | 第30-32页 | 
| ·本文计算模型 | 第32-33页 | 
| ·线性静力分析 | 第33-37页 | 
| ·平面空腹拱结构的线性静力分析 | 第33-34页 | 
|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的线性静力分析 | 第34-37页 | 
| ·非线性静力稳定分析 | 第37-49页 | 
| ·影响网壳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37-38页 | 
| ·全过程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 ·平面空腹拱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第39-43页 | 
|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第43-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1-63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计算方法理论 | 第51-52页 | 
| ·正交空腹网壳的自振特性 | 第52-57页 | 
| ·参数分析 | 第57-62页 | 
| ·矢跨比变化影响 | 第57-58页 | 
| ·网壳厚度变化影响 | 第58-59页 | 
| ·腹杆截面尺寸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支座约束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 第63-86页 | 
| ·引言 | 第63-64页 | 
| ·基本理论 | 第64-67页 | 
| ·反应谱法计算理论 | 第64-65页 | 
| ·时程分析法计算理论 | 第65-67页 | 
|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分析 | 第67-73页 | 
| ·不同方向地震波激励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67-71页 | 
| ·不同维数地震波激励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71-73页 | 
| ·正交空腹网壳结构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 | 第73-84页 | 
| ·不同方向地震波激励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74-78页 | 
| ·不同维数地震波激励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78-82页 | 
| ·三维地震作用下网壳的动内力 | 第82-84页 | 
| ·反应谱法与时程法结果比较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6-88页 |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