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过渡金属—多吡啶—菲咯啉类核酸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2页
 1 核酸的基本概念第11-13页
   ·核酸的化学组成第11-12页
   ·核酸的结构第12-13页
 2 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第13-20页
   ·作为光裂解试剂第13-14页
   ·作为抗癌药物第14-15页
   ·作为pH传感器第15-16页
   ·作为DNA结构探针第16-19页
   ·作为DNA分子光开关第19-20页
 3 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分析中的研究技术及特点第20-25页
   ·电子吸收光谱第20-21页
   ·稳态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第21-22页
   ·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第22-23页
   ·线二色谱、电二色谱、旋光色散与圆二色谱法第23-24页
   ·核磁共振法第24-25页
   ·其他检测方法第25页
 4 金属配合物结构对与DNA结合能力的影响第25-31页
   ·中心金属离子第25-27页
   ·配体的影响第27-31页
 5 论文研究要点第31-32页
第二章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2-59页
 1 配合物的合成第33-44页
   ·试剂与仪器第33-34页
   ·配体的合成方法第34-37页
   ·配体的合成条件讨论第37-38页
   ·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第38-40页
   ·钌多吡啶配合物合成路线的改进第40页
   ·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40-43页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条件研究第43-44页
 2 配合物的表征第44-59页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44-45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5-59页
     ·红外光谱测试第45页
     ·红外数据分析与谱图第45-57页
     ·红外分析结果讨论第57-59页
第三章 配合物与核酸结合的光谱性质第59-74页
 1 荧光光谱性质第59-68页
   ·实验部分第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7页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荧光性质第60-61页
     ·含有不同中心离子的配合物与DNA的荧光性质第61-64页
     ·以Ni为中心离子,插入配体不同的配合物与DNA的荧光性质第64-66页
     ·以Ni为中心离子,辅助配体不同的配合物与DNA的荧光性质第66-67页
   ·DNA荧光探针的筛选第67-68页
 2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第68-74页
   ·实验部分第68-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3页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第69-70页
     ·[Ni(phen)_2IP]~(2+),[Ni(phen)_2PHPIP]~(2+)的紫外光谱性质第70-71页
     ·[Mi(bpy)_2PHPIP]~(2+),[Ni(Dmphen)_2PHPIP]~(2+)的光谱性质第71-73页
   ·配合物与DNA结合前后紫外光谱变化的讨论第73-74页
第四章 [Ni(phen)_2PHPIP]~(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74-82页
 1 实验部分第74-77页
   ·仪器与试剂第74页
   ·实验方法第74-77页
     ·[Ni(phen)_2PHPIP]~(2+)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第75页
     ·[Ni(phen)_2PHPIP]~(2+).与DNA的相互作用第75-77页
 2 [Ni(phen)_2PHPIP]~(2+)与DNA作用的机理研究第77-82页
   ·电荷转移系数α和标准速率常数κ_s第77-79页
   ·DNA-m[Ni(phen)_2PHPIP]~(2+)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第79-82页
第五章 [Ni(phen)_2PHPIP]~(2+)作为荧光探针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第82-90页
 1 实验部分第82-87页
   ·仪器与试剂第82-83页
   ·实验方法第83-87页
     ·实验条件的选择第83-86页
     ·[Ni(phen)_2PHPIP]~(2+)对ct-DNA和fs-DNA的荧光测定第86页
     ·[Ni(phen)_2PHPIP]~(2+)与变性DNA的作用第86-87页
     ·[Fe(CN)_6]~(4-)对体系的影响第8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7-90页
   ·[Ni(phen)_2PHPIP]~(2+)对DNA的荧光测定结果第87-89页
   ·[Fe(CN)_6]~(4-)对体系的影响结果第89-90页
总结与展望第90-93页
致谢第93-94页
在硕士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写实”思潮论
下一篇:龙眼体细胞胚胎成熟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