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项目融资的理论体系 | 第13-16页 |
·项目融资的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项目融资在中国的实践发展 | 第17页 |
·本文的写作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项目融资:西部基建中一种高效的融资方式 | 第20-37页 |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与基础设施建设 | 第20-26页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 第20-23页 |
·西部开发的主要条件 | 第23-25页 |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 | 第25-26页 |
·西部基础设施落后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投资来源分析 | 第26-27页 |
·投资体制分析 | 第27-28页 |
·市场需求分析 | 第28页 |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融资 | 第28-31页 |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项目融资 | 第28-29页 |
·项目融资的优越性 | 第29-31页 |
·完成项目融资的阶段与步骤 | 第31-33页 |
·利用民营资本进行项目融资 | 第33-35页 |
·西部基建项目融资需要民营资本 | 第33-35页 |
·利用民营资本进行项目融资的可行性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BOT-西部基建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 | 第37-53页 |
·BOT融资模式概述 | 第37-40页 |
·BOT的概念及优越性 | 第37-38页 |
·BOT的运作方式 | 第38-40页 |
·BOT项目的市场评估与经济分析 | 第40-45页 |
·市场分析 | 第40-41页 |
·财务评估 | 第41-45页 |
·BOT项目中风险的规避与分担 | 第45-47页 |
·BOT项目中的风险 | 第45-46页 |
·BOT风险的规避和分担 | 第46-47页 |
·刺桐大桥-民营BOT融资的成功案例 | 第47-52页 |
·项目背景 | 第47-48页 |
·项目融资结构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TOT-西部基建项目融资的有效模式 | 第53-63页 |
·TOT融资方式及其在西部基建中运用的可行性 | 第53-54页 |
·TOT模式的含义 | 第53页 |
·TOT模式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的可行性 | 第53-54页 |
·TOT融资方式的基本结构 | 第54-55页 |
·TOT融资方式的特点 | 第54页 |
·TOT融资方式的运作程序 | 第54-55页 |
·TOT融资方式的比较优势 | 第55-57页 |
·TOT与BOT等融资方式相比具有的优势 | 第55-56页 |
·TOT模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融资方式 | 第56-57页 |
·TOT经营权价格定价模式的选择 | 第57-58页 |
·TOT项目融资中经营权定价的原则 | 第57页 |
·TOT项目融资定价方法的比较与评析 | 第57-58页 |
·TOT项目融资中巴拉特经营权定价方法及实证分析 | 第58-62页 |
·巴拉特模型介绍 | 第58页 |
·利用巴拉特模型测算渭河电厂新厂20年经营权转让价格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资产证券化-西部基建项目融资的创新模式 | 第63-73页 |
·资产证券化基本概念及优势分析 | 第63-66页 |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实质 | 第63页 |
·资产证券化的融资优势分析 | 第63-64页 |
·ABS与BOT项目融资方式差异比较 | 第64-66页 |
·西部基建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适用性分析 | 第66-68页 |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第66页 |
·西部基建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66-68页 |
·资产证券化引入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对策研究 | 第68-69页 |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68页 |
·相关法律制度环境的构建 | 第68-69页 |
·资产证券化在运作中应注意的环节 | 第69-72页 |
·融资运作流程 | 第69页 |
·重点注意环节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