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人物绘画的表现方法 | 第14-21页 |
一、 人物绘画的表现方法及教育现状 | 第14-16页 |
(一) 意象描绘的人物绘画 | 第14页 |
(二) 描摹光影的人物绘画 | 第14页 |
(三) 表现结构、解剖的人物绘画和表现光影、结构、解剖的人物绘画 | 第14-15页 |
(四) 目前的绘画教育现状 | 第15-16页 |
二、 形体表现是人物绘画的本源 | 第16-18页 |
(一) 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中的形体意识 | 第16-17页 |
(二) 现代人类与原始人类对事物认识上的差异 | 第17页 |
(三) 艺术历史中闪烁的形体光芒 | 第17-18页 |
三、 以形体表现的人物绘画 | 第18-20页 |
(一) 对人物绘画中构成因素的剖析 | 第18-19页 |
(二) 形体表现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 | 第19-20页 |
四、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人物绘画中的形体分析与训练 | 第21-31页 |
一、 人物绘画的形体分析与训练方法 | 第21-26页 |
(一) 人物绘画的形体分析 | 第21-22页 |
(二) 形体拆解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第22-23页 |
(三) 形体组合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第23页 |
(四) 形体及画面的艺术处理 | 第23-24页 |
(五) 形体表现中的想象力 | 第24页 |
(六) 形体表现中的审美情趣 | 第24页 |
(七) 形体表现中的艺术结构 | 第24-26页 |
二、 人物绘画的形体表达成本 | 第26-29页 |
(一) 简化与简单 | 第27页 |
(二) 简化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 第27-28页 |
(三) 简化是艺术规律的要求与本质体现 | 第28页 |
(四) 形体表达上的简化 | 第28-29页 |
三、 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人物绘画中的形象创造 | 第31-39页 |
一、 人物绘画的变形 | 第31-35页 |
(一) 视觉力向的产生条件 | 第31-33页 |
(二) 形体结构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 第33-35页 |
二、 形体表现向平面化表现的转化 | 第35-37页 |
(一) 儿童绘画心理是走向平面化表现的原始动力 | 第35-37页 |
(二) 走向平面化是绘画最高殿堂的必然结果 | 第37页 |
三、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形体表现的人物绘画的美学评价 | 第39-43页 |
一、 形体表现的人物绘画的审美原则 | 第39-40页 |
(一) 相似性原则 | 第39页 |
(二) 整体性原则 | 第39页 |
(三) 简约性原则 | 第39页 |
(四) 隐含性原则 | 第39-40页 |
二、 形体表现的人物绘画的审美标准 | 第40-42页 |
(一) 大的几何形 | 第40页 |
(二) 大的黑白 | 第40页 |
(三) 线的有与无 | 第40-41页 |
(四) 线的虚与实 | 第41页 |
(五) 有机形和无机形 | 第41页 |
(六) 线的曲与直 | 第41-42页 |
三、 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一、 课题研究的应用前景 | 第43页 |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43-45页 |
(一) 目的与意义 | 第43-44页 |
(二) 课题的价值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