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一. 论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内容和结构 | 第8-9页 |
三. 优化设计的内涵 | 第9页 |
四. 研究方法和范围 | 第9-11页 |
第二章 从规划设计方法的角度 | 第11-48页 |
一. 新住居观念 | 第11-12页 |
1. 新住居观念 | 第11页 |
2. 新型住宅设计理念 | 第11-12页 |
二. 基本规划的制定方法 | 第12-22页 |
1. 规划方法 | 第13-15页 |
2. 基础设施的调查方法 | 第15-18页 |
3. 制定规划方案 | 第18-22页 |
三. 小区设计的方法 | 第22-48页 |
1. 确定整体布局 | 第22-32页 |
2. 空间布局规划 | 第32-36页 |
3. 布置设计技巧 | 第36-48页 |
第三章 从生态学的角度 | 第48-63页 |
一. 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 第48-49页 |
二. 欧美生态建筑理论发展概括 | 第49-55页 |
三. 生态住宅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 第55-63页 |
第四章 从住户参与设计的角度 | 第63-67页 |
一. 居民参与的意义和缘起 | 第63页 |
二. 居民参与居住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 | 第63-65页 |
三. 国外居民参与居住环境建设实例 | 第65-66页 |
四. 总结并扩展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从建筑师自身及与开发商合作的角度 | 第67-69页 |
一. 建筑师要参与社会,参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所有层次的决策 | 第67页 |
二. 建筑师与开发商协同合作的重要意义 | 第67-69页 |
第六章 设计分析及总结 | 第69-75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